看懂BSN-DDC基础网络的巨大优势 要从这8个核心理念说起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企业专栏
热度: 14553

距离1月25日BSN-DDC基础网络(以下简称“DDC网络”)正式上线并开启试商用阶段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DDC网络已经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生态,包括已经上线和正准备上线的11条开放联盟链以及数百家业务平台方,并且完成了数百万DDC(官方和平台方合约)的铸造。

距离1月25日BSN-DDC基础网络(以下简称“DDC网络”)正式上线并开启试商用阶段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DDC网络已经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生态,包括已经上线和正准备上线的11条开放联盟链以及数百家业务平台方,并且完成了数百万DDC(官方和平台方合约)的铸造。

回溯这个过程,可以发现BSN基于自身对区块链和DDC/NFT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在构建DDC网络时为其注入的8个核心理念,在其初步构筑生态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帮助其平稳度过了从0到1的阶段,并为其今后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优势。

DDC/NFT技术是一项有着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未来甚至可以彻底革新现有的数据管理方式。DDC网络及其8个核心理念为探索DDC/NFT技术在国内的生态建设、技术体系、商业模式和监管方式树立了一个优秀样本,以此为立足点,推动DDC/NFT技术快速、良性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技术价值,真正实现以技术和创新推动产业进步。

本文即对DDC网络8个核心理念的梳理和归纳。

01

所有提供对外服务的开放联盟链必须像公有链一样透明。区块链技术的伟大之处之一,就是改变了IT系统的底层逻辑,将黑匣子一样的后台系统变成了分布式及共享的公共系统。而作为一个公共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公开、透明、可信。尽管公有链在国内运营并不合法,但其依然为“透明”这一准则提供了参照和标准,即所有的链上数据,都可以通过第三方浏览器和接口进行验证,包括进行合约查询、区块解析等各种操作。目前组成DDC网络的所有开放联盟链均由公有链经过合规化改造而来,本身就具有公有链的透明性和相应的技术接口,在下一步更新计划中,DDC网络还将为所有已上线的开放联盟链推出开源浏览器,继续提升整个网络的透明性。

02

“在国内完全合规”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大前提。4月中旬,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行业合规性问题再次摆上台面,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过去二十几年IT行业里的任何一项新技术一样,NFT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必然也会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有序的演化。事实上,DDC/NFT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不带有任何业务属性的,只有在牵扯到某项具体业务时,才会涉及到合规问题。DDC网络致力于在技术底层为整个行业提供合规化土壤,提倡并鼓励所有的业务平台方在进行业务逻辑、产品形态、应用场景的设计时,一方面秉持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为DDC/NFT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合规性要求,远离金融属性等监管红线,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以更好地发挥DDC/NFT的技术价值,造福国计民生。

03

“足够低廉的成本”是技术普及、行业发展的核心。一项新的技术能否得到大规模普及和应用,除了创新性、效率、安全等技术层面的考量,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往往被忽略,就是成本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马斯克正是通过计算得出了汽车动力电池每Kwh价格可以下降到“仅需80美元”的结论,才据此创建了特斯拉汽车。尽管目前DDC/NFT技术大多与数字藏品联系在一起,然而就其技术本质而言,它的潜在使用场景是非常广泛的,例如现实资产管理、用户系统、票务系统等都可以用到这项技术。那么如果一笔业务——例如使用DDC/NFT生成一张公园门票——的成本像在国外公有链上一样,动辄达到数十美元,基本也就宣告了该技术在很多现实应用领域的死刑。

考虑到DDC/NFT技术在未来的广泛应用,DDC网络在一开始就将提供一个每次区块链运算成本低至几分钱的链环境做为自己的核心理念之一。业务平台方如果通过自己部署的合约来生成DDC,每一个的成本只有5分钱人民币,而由于组成DDC网络的十余条开放联盟链,天然就存在内生的竞争机制,还会导致这个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长远来看,只有足够低廉的成本,才能让DDC/NFT在各种场景下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而整个行业都将因此受益,实现快速发展。

04

私钥管理合约,保障用户数据权利。最近一两年以来,元宇宙成为了整个科技行业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而区块链和DDC/NFT技术因其自身特质,将成为元宇宙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当DDC广泛地与用户信息和数字资产联系在一起,用户的数据权利就成了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传统的密码账户管理体系中,用户并不真正拥有数据权利。所有用户个人数据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事实上都掌握在IT系统背后的公司手里。这并非耸人听闻,用户数据存储在IT系统黑盒子般的后台,需要用户名和密码才可以调用,而为了校验用户身份,所有的密码实际上也都保存在IT系统的数据库中。所以,仅就技术层面而言,IT系统是可以不经过用户允许,任意处置其个人数据和数字资产的。

而密钥账户管理体系则可以在技术上就隔绝这种可能性,用户自管私钥,就意味着拥有对数据权利的绝对掌控权,IT系统只能调用保存在公开、透明的区块链上经过用户授权的信息,再没有任何IT系统可以未经用户许可而染指其个人数据和数字资产。

但是目前有很多链环境的运营方在为用户生成私钥后,都采用托管模式,这在本质上与传统的账户管理体系并无区别。

可以预见,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以及用户对区块链和DDC技术理解的加深,用户必然也会对数据权利提出更多要求。DDC网络主张还是要将私钥交给用户,为此特意推出了开源的DDC保管箱浏览器插件,提供给所有的DDC平台方免费使用。通过DDC保管箱,平台方可以让用户自行生成和管理私钥,继而通过私钥自由、灵活地管理自己的DDC。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也保障了用户的数据权利。而只有组成一个生态的所有成员的正当权利都得到保证时,这个生态才可以健康、稳定、持久地发展。

05

允许自建节点数据中心,是网络长期存续的必要保证。站在终端用户的角度,DDC或所代表的数字资产的安全性实际上涉及到三个层次:DDC本身是否安全、合约是否安全、整个链是否安全。前两者可以通过私钥管理和可信平台方来保证,而链的安全如何得以保证?公有链通过足够数量并且分散的节点来保障整条链的安全和存续,而目前国内区块链行业的一个现实是,一些区块链的所有节点都由一家企业管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并不能被称之为是真正的区块链,其本质上依然与传统的中心化系统无异。一旦掌管一条链所有节点的企业出现状况,那么这条链随之出现问题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DDC网络下一步将会允许符合条件的运营主体自建节点数据中心,包括政府、央国企、科技企业等可信机构,让DDC网络形成真正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结构,以此来保证网络的长期稳定运营。节点数据中心内可以部署任何DDC网络内开放联盟链的全节点。

除此之外,允许自建节点数据中心还将为DDC网络带来另外一些优势,体现在让业务平台方获得更快的业务处理速度,以及通过在自建节点之上搭建网关来更灵活地设计和处理业务。

06

用技术多样性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动力。世界上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早已证明,只有支持尽量多的技术体系,给用户更多选择去开发、验证,让技术体系之间可以公平竞争,形成百家争鸣、优胜劣汰的局面,才会最终沉淀出被行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技术体系。目前区块链行业整体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无论是区块链技术还是DDC/NFT技术,都无法保证任何单一技术体系的可持续性。所以DDC网络非常注重技术的多样性,目前组成DDC网络的十余条开放联盟链,每条都基于不同的底层框架,拥有各自的技术特点,而DDC网络还在不断尝试将更多的公有链进行合规化改造后引进,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尽可能多样化的链环境,从而促进区块链和DDC技术的良性发展。

07

多方共同治理,确保环境公平。在DDC网络的设计蓝图中,未来将会是一个多方参与和共同经营的模式。计划在今年内,网络中就会有个别开放联盟链实现建立多验证节点共治的机制(通过DDC网络管理数据中心),而在未来,任何一条开放联盟链都会有至少20家公司在共同治理,运营中的各种大小事务,例如GAS定价、技术迭代升级等,都将由所有管理方共同投票决定。

多方共治,每一方作为投票方之一都有完全平等的权利,避免一家独大,尽力打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也是DDC网络的一个主推理念。

08

打造开放、共赢的多元化生态,避免成为简单的技术平台。DDC网络的第8个核心理念是鼓励建设多元化生态,任何一个合规的参与方都有巨大的空间来自由选择在生态中的角色,可以仅仅作为平台方通过接口调用DDC官方合约或其他第三方合约经营DDC/NFT数字藏品业务;也可以通过自建门户和部署合约设立自己的业务模式并对外提供SaaS服务;也可以自建验证节点数据中心,参与网络治理;也可以仅做为技术支持方帮助需求方接入DDC网络;甚至是搭建一条新的开放联盟链成为运营方。生态中的每个角色之间都拥有平等的权限,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己的职能,最终将造就整个生态的繁荣。

事实上,这8个核心理念并不仅对DDC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区块链行业来说同样如是,因为这些理念从根本上反映着区块链技术的精神。展望未来,对这些理念的践行和坚守,以及充分发挥由此带来的优势,不仅决定着DDC网络能否实现自身从1到100的跨越,某种程度上,也关系着DDC/NFT技术、甚至是区块链技术在中国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它们的技术优势,为经济和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