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扩容叙事下,NEAR 如何建设开发者与应用生态?

链捕手
媒体专栏
热度: 29243

NEAR的生态还需要时间来沉淀、积累,目前TVL与活跃用户数量仍然明显落后于其它主流公链。

作者:念青

今年年初,NEAR只有200万个活跃账户,但在6个月后的今天,Near账户总量已超过1500万。作为生态增速最快的公链之一,NEAR在今年频频传出利好消息。

今年4月,NEAR完成Tiger Global领投的3.5亿美元的融资后,又推出原生稳定币USN和Aurora+平台,其生态上原生项目也备受资本青睐,Ref Finance、Burrow、Trisolaris、Mintbase、Tonic和Orderly Network等协议都在近期获得知名投资机构的大额融资。

NEAR生态的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离不开分片扩容和彩虹桥上线等技术原因,也离不开生态基金与风投机构的激励。

NEAR于2020年正式上线,相比其他公链,起步稍晚,生态建设也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但起步晚的好处是没有技术包袱,其开发的夜影分片使NEAR成为第一个较为成熟地应用分片技术的区块链网络。此外,在路线和布局上,NEAR则押注了L2和应用链的未来,开发了L2 EVM层Aurora和章鱼网络(Octopus Network)。

此外,随着公链竞争愈演愈烈,各大公链都开始推出生态基金,NEAR也累计推出了约8亿美元的生态发展拨款计划。在强劲的激励计划下,目前已有超过600个项目在NEAR上建设,包括DeFi、NFT、GameFi等领域。

正如它的名字一般,NEAR主打简单易用,因此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开发体验的提升。用户友好,除了体现在低gas费和快速上,还体现在类似Web2的界面互动上,比如NEAR的账户具有容易记忆的短地址域名和定制化的使用权限,不需要用户了解公钥、私钥、助记词和Gas费这些概念,官方钱包也可选择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设置、恢复帐户。

作为主打高性能的公链,NEAR的生态还需要时间来沉淀、积累,目前TVL与活跃用户数量仍然明显落后于其它主流公链,但总的来说,其“无限扩容”的技术架构将承载更多应用和协议,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公链生态之一。

 

一、“无限扩容”叙事

NEAR的创世区块于2020年4月正式启动,和同时期选择侧链的扩容方案不同,NEAR从头构建了基于分片技术的区块链网络。

分片技术同样也是以太坊选择的未来。因为节点的计算能力存在上限,无分片公链可维持的TPS速度基本上被Solana发挥到极致。而NEAR作为首个实现分片的区块链,其夜影(Nightshade)分片协议采用了块内分片和逻辑分片的设计,每个分片负责处理部分计算和存储工作,并且可以在一个区块内进行跨分片交易,从而解决了分片链架构的交易延迟问题。

每个分片可以支持每秒1000笔交易的性能。同时,夜影协议可以实现水平扩容,理论上分片的数量没有上限、可以实现无限扩容,从而可以承载更多的用户需求。

相对来说,NEAR在战略布局上可以算得上面面俱到。除了不断优化主网的性能,NEAR也推出了具有更大前景的L2 EVM层Aurora和设计为应用链的多链网络章鱼网络(Octopus Network)。

DeFi

Aurora是基于NEAR的以太坊Layer2扩展解决方案。Aurora和以太坊1.0兼容,通过彩虹桥,用户可以在Aurora、NEAR和以太坊之间自由移动资产,支持EVM并使用ETH作为gas币种,并且手续费极低。用户在Aurora可直接使用MetaMask、imToken、Etherscan等工具,以太坊上的Dapp可以迁移到NEAR上,不需要再单独造车。Aurora主网上线近一年,目前生态已拥有100多个项目。

此外,从以太坊转账到Aurora消耗时长约为几分钟左右,NEAR和Aurora之间则可以达到秒级确认。虽然很多正在开发L2方案声称理论上可拥有数万TPS的吞吐量,但其底层架构设计限制了其能力的发展,Aurora背靠NEAR分片技术,因此能够实现高吞吐量。

今年5月,Aurora推出Aurora+平台,为用户提供每月50次免费转账机会,对一般用户来说,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同时在Aurora+上质押还能够接受其它生态代币的空投。据路线图显示,未来Aurora+还会提供隐私交易、单点KYC、治理参与等多种功能。

如果说Aurora和分片技术是满足当下需求,那么Octopus Network章鱼网络的开发,则是NEAR对未来的提前布局和规划好的的卫星城市带。

近期,dYdX宣布在Cosmos SDK启动自己的layer1区块链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应用链和公链的讨论。如果说优质应用对底层链是弱依附关系,而底层链对优质应用是强依附关系。公链的确该思考用户留存问题了。

章鱼网络是继 Cosmos 和 Polkadot 之后的第三个多链网络协议,其设计目标是安全高效地启动并运行大量独立区块链形态的Web3应用。加入章鱼生态的每一条应用链,都是NEAR的侧链,NEAR 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多链网络枢纽”,进一步实现了NEAR所追求的“无限可扩展性”。

NEAR在接受链捕手采访时提到:“目前区块链亟需应用来创造效应已经成为共识,金融系统的作用是在为社会生产高效地配置资本。如果 DeFi 的资本不能流入生产部门创造效用,那么现如今以金融应用为主的公链,除了输出泡沫则别无他用。

也因此,章鱼网络应用链旨在打造成无数个中心化的生产型数字经济体,这些实体与NEAR 的DeFi协议的关系,就如同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关系。

 

二、“开发者友好型”公链

 

根据Coin98 Analytics统计数据,各公链活跃开发者排行榜中,NEAR排名第六。

DeFi

另据Electric Capital发布的《2021年度开发者报告》,NEAR是全职开发者最多的可替代的一层区块链(除Bitcoin、Ethereum、Polkadot、Cosmos、Solana之外)之一。在去年一年,NEAR开发者数量增长了4倍以上,为2021年第 6 大生态系统。

除了NEAR最核心的无限扩容和低Gas费的优势外,NEAR能够吸引开发者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开发者提供了多种底层框架进行选择;二是较为强劲的生态激励计划。

 

1、开发框架和语言:

NEAR 同时支持三种开发框架:NEAR原生框架, Aurora和章鱼网络(Octopus Network)。

NEAR 的原生框架是基于 WebAssembly 的运行环境,具有可高度扩容和简单易用的优势。

Aurora是一个建立在NEAR协议之上的与以太坊layer2。Aurora与以太坊1.0完全兼容,同时又能提供以太坊2.0承诺的速度和可扩展性能力。

章鱼网络是一个Substrate 应用链网络,同样基于NEAR。借助租赁安全模型,在章鱼网络上部署应用的成本以比基于Polkadot的方案低100倍。相比于智能合约,应用链可以更加灵活的配置网络参数和经济模型,满足各种 Web 3特定应用的需求。

此外,开发者可同时使用 Rust, AssemblyScript, Solidity, Substrate等编程语言来开发区块链应用。接下来NEAR将会上线通过完全基于JavaScript实现的SDK,提升Web 3 开发者的体验、降低开发门槛。

在合约开发层面,NEAR设计了协议级版税功能,其中30% 的gas费用将会给到智能合约的创建者。于此同时,NEAR社区还有大量关于在网络上构建和部署的文档,不断的更新底层开发工具。

 

2、NEAR大学

去年,NEAR推出NEAR大学栏目,同时面向非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开发者提供培训和认证计划。目前已超过5000 名开发人员接受了培训,并且得到了超过 4500万美元的项目拨款。

NEAR 认证开发者(NEAR Certified Developer)中文课程每月都对开发者免费开放。课程介绍了NEAR智能合约和应用开发的基础知识,同时邀请来自 NEAR 生态项目的开发者,分享在 NEAR 生态中的 NFT、游戏、应用链 等方面的开发实践,以及和 The Graph、Filecoin、Crust 等技术的集成等。

 

3、NEAR生态激励基金计划

随着公链竞争愈演愈烈,各大公链都开始推出生态基金,NEAR也不例外。仅在去年,就累计推出了约8亿美元的生态发展拨款计划。

据介绍,8亿美元的NEAR生态激励将会通过以下几个形式发放:

  • 3.5亿美元专注于促进NEARDeFi业务的增长。该笔经费将会以grants DAO的形式在4年内分配4000万枚NEAR通证,以支持NEAR迅速崛起的生态。全部项目都可申请grants,每笔grants价值在5000美元至数百万美元不等;
  • 1亿美元将会分配给Startup Grant Pool,助力初创公司发展;
  • 2.5亿美元会分配给生态grants,帮助现有生态项目进一步发展和增长;
  • 1亿美元将会分配给区域性基金,用来促进NEAR在亚洲、欧洲和美国等NEAR用户基础最庞大的地区的发展。

目前有超过800个生态项目得到了NEAR基金会的支持,其中包括 Burrow、Aurigami、Bastion等DeFi项目,同时也包括OP Games、Paras在内的GameFi和NFT项目。

此外在今年4月,专注于NEAR生态的Proximity Labs和Aurora Labs合作又推出9千万美元的生态拨款计划,来进一步吸引开发者以及推动NEAR应用的发展。

 

三、Near生态

截止到6月底,已有超过600个项目在NEAR和Aurora上进行部署。

据 DeFillama 数据,NEAR DeFi生态 TVL于去年9月首次突破 1 亿美元,在今年5月TVL创下5.9亿美元最高记录,近期TVL约为3.1亿美元。

NEAR总锁仓量排名前三的DeFi项目为:Ref Finance (REF)、Burrow、Meta Pool (META)。

Ref Finance是Near上DeFi生态系统的核心项目,也是当下Near生态TVL排名第一的项目,约为1.96亿美元。该项目汇集了DeFi的核心组件,即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借贷协议、合成资产发行等。今年2月,Ref完成由Jump Crypto领投的480万美元融资。

Burrow是NEAR的原生借贷协议,类似于 Aave、Compound 和其他基于池的协议。用户可在Burrow存入NEAR、DAI、USDT、USDC、ETH以及wBTC等存款并获得收益或以定制化的利率进行借款。未来,用户还可就部分计息资产解锁收益质押和自动偿付贷款等服务,资产包括stNEAR、stSOL以及stFTM。今年3月底,Burrow完成由Dragonfly Capital等参投的500万美元融资。

此外,刚于6月完成融资的Orderly Network也值得一提。Orderly是刚成立于今年4月份的去中心化订单簿交易协议,由 NEAR和WOO Network孵化,在6月初完成由红杉中国、IOSG Ventures、Jump Crypto等参投的2000万美元融资。

除了DeFi项目,NFT也是NEAR生态的主要特色,目前生态共有超过200个NFT项目。其中,NEAR上最大的NFT交易平台Paras于2020年创立于印度尼西亚,目前专注于游戏、漫画IP等类型的NFT交易。去年11月,通过私人融资和初始DEX发行筹集了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Dragonfly Capital等参知名风投参与。

Mintbase同样值得关注。Mintbase是NEAR生态重点扶持的NFT铸造和销售平台。今年4月刚获得1250万美元A轮融资,其中包括NEAR基金会支持的500万美元资助计划Grants,平台上NFT门类主要为门票、音乐、艺术等。

NEAR上的NFT市场更接近Web2用户的体验,铸造费用低且容易操作。因此,NEAR也在寻求和主流市场合作。例如,国际帆船赛事 SailGP 将在 NEAR 上推出 NFT,而合作的NFT既包括海报、艺术品、摄影作品也包括入场券、门票,未来双方还将探索支持NEAR DAO组织参与赛事。

在链上数据方面,近一周NEAR每日交易笔数多在30-40万笔之间,每日活跃账户多在1万左右。近期,Nerar生态开发者@resdegen还发推表示,正在测试一项基于MetaMask的非官方集成,用户无需创建NEAR钱包,使用MetaMask即可直接和NEAR应用互动,这将使得NEAR成为首个兼容MetaMask的非EVM链。

 

Aurora生态

官网统计,作为NEAR EVM层的Aurora生态中目前有163个项目。

据Defillama数据,Aurora DeFi项目目前TVL达2.56亿美元,总计收录36个项目,此前曾在今年4月30日创下13.9 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并超越NEAR生态TVL。TVL排名前三的DeFi项目均为Aurora生态原生项目,分别为DeFi借贷协议Bastion、去中心化交易所Trisolaris和借贷项目Aurigami。

Bastion于今年3月上线Aurora主网,致力于成为NEAR的流动性中心。于3月和4月分别完成两次融资,参投的机构包括FTX Ventures、Jump Crypto、华尔街交易公司Jane Street等。

Trisolaris是Aurora上第一个DEX,今年4月获得了由Electric Capital牵头的450万美元战略投资。

Aurigami于今年2月完成由Dragonfly Capital等领投的融资,项目已经于今年3月上线。

从整体数量来看,目前Aurora TVL超过500万美元的DeFi项目为4个,高于100万美元的项目为12个。在链上数据方面,据其区块浏览器显示,近一周Aurora交易笔数在5-7万笔不等,每日活跃地址数在3000-4000区间浮动,均有大幅回落。

 

总结

公链生态繁荣是开发者建设、社区和用户的支持以及时间沉淀来共同促成的。特别是在DeFi、NFT叙事走弱的现状下,把握住下一个创新和热点是带来增长的关键突破点,这也是NEAR持续在夜影分片等底层技术不断迭代,优化开发体验以及加强生态孵化上投入的原因。

虽然目前NEAR生态仍明显落后于其它主流公链,但在性能、战略布局等方面,都预示了它在未来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