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是关于数据所有权,而不是去中心化

IDZ热度: 18278

去中心化不是Web3的最终目标,让用户自己控制数据所有权,那么新的互联网才会实现。

原文标题:Web 3.0 is about data ownership, not decentralisation

原文作者:IDZ

原文来源:Medium

编译:heyyawn,DoraFactory

我们都喜欢去中心化的概念。去中心化让我们感觉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许多人甚至认为,因为去中心化平台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数据,去中心化平台将成为互联网的未来。但,这是一个误解。在本文中,DAOrayaki 社区将讨论区块链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允许我们控制自己的数据,并向读者介绍 ID 生态系统。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多个平台和服务。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查看服务提供商或网络创建者的控制来评估其中心化/去中心化的原则。当没有中心控制时,我们认为其服务是去中心化的。反之,当有中心控制时,我们认为其服务是中心化的。但无论在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系统中,我们都需要一个能被我们完全掌控的独立存在物。而这个独立存在物就是我们的账户或钱包。在这两种情况下,身份对于创建账户或钱包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们需要使用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来创建账户,或者需要使用助记词来创建钱包。就其性质而言,「身份」是一个中心化的概念,即用户能掌控其数据。

在评估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概念时,您作为用户应当聚焦于您能完全控制的帐户/钱包上,而不是您无法控制的数据(即,不是由公司或用户池这类被其他人控制的数据)。在最佳情况下,您需要一个独立存在物(账户或钱包),使您能完全控制所有的数据和资产。我们相信,若能达到这种控制的状态,服务或网络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都无关紧要。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平台有不同的使用场景,两者各有利弊。你不能选择一个而忽略另一个。

我们将这个独立存在物命名为:ID。对所有资产的完全控制权命名为:数据所有权。支持该框架的整个系统命名为:ID 生态系统。我们认为,一旦这种框架得到采用,您将可以完全控制您的数据,点对点交易就会变得被动,数据的真正去中心化就会自然发生。单个「协议」成为两方(或多方)之间有组织的资产交换,由透明的「合约」管理,以二元方式运作并确保所有相关方的公正。

「身份」的概念比数字账户的「访问控制」更大。身份的概念与所有权密切相关。您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构成了您真实身份的一部分。您的在线帐户、您制作的艺术品、您所听的音乐、您提供的服务、您拥有的实物等,都是您。您是您的数据。参考 Will.i.am 关于数据重要性的观点很有用(参见这里)。

「我们的数据应当作为一项人权——并为此获得补偿」(will.i.am,经济学人 1 月 21 日)

ID 生态系统源于一个已经发展多年的学派,它解决了区块链网络所面临的相同问题。ID 学派认为,「数据应归其合法所有者所有」,那么新的互联网才会实现,而用户在处理数据时应该「不信任任何人」。

1 身份的概念

「中心化」

去中心化

上图是 Web 1.0 或 2.0 应用的典型框架。公司能够决定创建一个产品/服务,而您作为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帐户。该公司允许您访问您的数据。例如,您的创意内容积累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公司允许您访问您的数据。从健康追踪器收集到的健身数据会积累在您可以访问的应用程序中。如果您不再访问您的帐户,您的数据仍将保留在该公司。你无法对这些数据执行任何操作。数据的框架通常是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定制的,所以你不能在其他地方使用这些数据。你也不能交易这些数据,不能将数据捐赠给医学研究等。难怪这种框架无论在哪里总是会导致隐私和数据滥用的问题。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

区块链技术在解决传统系统的不足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当区块链技术最初发明时,主要将其用作比特币的公共交易账本。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为寻求数据控制的用户所带来的巨大价值,根据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它最近过渡到解决所有权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使用交易账本使用户能够拥有和控制他们的数据。这就是我们目前在 NFT 领域所看到的情况。

虽然区块链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它也存在缺点。就本文而言,我们所述的缺点主要是指可扩展性和零散的用户体验。关于可扩展性,我们注意到一些网络取得的成就以及它们处理交易的良好速度。但是,目前的重点仅在于可以跨多个节点/块复制的低权重元数据。数据所有权不应当受到大小的限制。无论是几 KB(千字节)的文本还是 GB(千兆字节)的高清视频,您拥有的任何东西都是您的一部分。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创建的数据日益繁多,我们使用的硬件更新换代,基于去中心化网络框架实现的所有权概念将难以跟上。

关于用户体验,我们注意到不同网络拥有不同的框架和协议,这使得用户跨网络管理其资产变得繁琐。用户可能需要数小时才能跨网络「桥接」资产,而在整个过程中,用户体验存在问题。在我们看来,每个人都在努力为自己的利益创建自己的网络,而没有考虑共同创建一个能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全球」系统。

「所有权」

去中心化

在 IDZ,我们将当今技术世界中几乎所有问题的根源都追溯到我们使用的身份。电子邮件地址已经有将近 50 年的历史了,但仍活跃于不同服务中的帐户创建。新的 ID 不仅允许用户在不同的服务中创建账户,还会让不同的服务在用户的 ID 中创建资产。如果您不再使用某项服务,您仍将永远随身携带着您的宝贵数据,您无需征得公司的许可就可以将其删除或加密。默认情况下,您的数据永远不会离开您的 ID,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管理。

我们对 "数据所有权 "定义如下。

零知识

您拥有的数据无法被您托管 ID 的 ID 云解密。

加密

每个文件、资产、合同或聊天都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当您与另一个 ID 分享文件时,您将分享其唯一密钥。数据永远不会离开你的 ID,经由您使用的设备以处理这些数据。

密钥的所有权

加密数据的所有密钥都掌控您手中,ID 云或服务提供商无法对其控制。

开源

任何 ID 云的源代码都必须是开源的,以确保没有后门。

完全控制

您可以在随时将您的 ID 和数据(如资产、合同、聊天记录、文件)从您使用的 ID 云中导出、导入或迁移到另一个 ID 云。

您可以选择不在云中存储任何数据,而在本地加密一切。

您可以修改权限,设置谁可以访问你的数据,并随时撤销访问。

真实性

您的资产是真实的,并始终与您的 ID 相关联。您可以分发、拥有或请求资产。

去中心化

货币受益人

如果数据产生任何收入,您就是数据的主要受益者。

简而言之,如果区块链技术是以实现数据所有权的去中心化交易为核心而建立的,那么 ID 生态系统是以实现被动去中心化交易的数据所有权为核心建立的。出于比较的目的,ID 生态系统中的 "身份资产 "类似于区块链网络中的 "NFT"。

由于您可以控制与您通信的 ID、您拥有的资产,并且系统中有一个操作是「识别」,因此您可以在您的 ID 内构建任何协议。无需开发人员为您构建智能合约,您可以在几秒钟内自行建立任何协议。

因此,电子邮件地址或电话号码允许我们在 Web 1.0 和 2.0 应用程序中创建账户。钱包地址和助记词允许我们使用钱包,使我们能够访问去中心化的网络。一个 ID 允许我们使用一个 ID 云,使我们能够访问 ID 生态系统。那么,为什么这很重要?

2 新时代从新 ID 开始

请您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您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您完全掌控的资产?您使用的所有服务都围绕着您而不是与您相悖?无论其复杂性如何,您可以一键执行任何协议?这个世界会改变我们当今的互联网。

您的钱,您的会员卡,您的办公室通道,您的车,您的协议,您的登录信息等,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您在 ID 生态系统中控制的「资产」。打开一扇门,买一杯咖啡,签署一份文件等,所有这些都可以是您在 ID 生态系统中执行的「合约」。如果您花几分钟时间反思您的生活和日常活动,您会发现你所做的任何活动都是从建立 ID 开始的,无论是解锁设备、注册新服务、在零售店结账等。您总是分享您拥有的、能识别您的东西。

去中心化

您在本地设备上运行的 ID 云应用程序可以替代「矿工」,因为您的数据永远从未离开您的 ID。分享数据变得超快,因为您只共享加密它的密钥,而不是数据本身。

所有 ID 云共享相同的协议和架构,因为它们都成为 ID 生态系统中的节点,以实现流畅的用户体验。您可以随时自由地更改 ID 的托管位置以及存储资产的位置。云框架始终是开源的,可供任何人审查。

我们设想未来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并完全控制他们的数字和实物资产。您可以在几秒钟内从您的 ID 中构建「协议」,并将其发送给可以当场签署的另一方。未来,当您购买新的电子设备时,您「识别」到「自己下载」并在几秒钟内完成对设备的配置。如果您不喜欢您的新设备,您可以退出,它是一个新设备,可以在几秒钟内被其他人使用。设备和机器成为您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成为您 ID 的助推器。

如果攻击者设法破坏您使用的电子邮件地址,他可以重置与该电子邮件地址关联的所有帐户的密码。如果攻击者设法捕获您的钱包「助记词」,他们可以随时访问/转移钱包中的资产,而您对此无能为力。身份和安全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不存在「不安全的 ID」,因为一旦它不安全,它就不是身份。

在传统 Web 1.0 和 2.0 应用程序中,寻求更高安全性的人通常会购买安全密钥(例如 YubiKey)。在去中心化世界中,寻求更高安全性的人通常会使用冷加密钱包。而在 ID 生态系统中,寻求更高安全性的人则会购买支持 IDZ 的设备。

IDZ 创建了 ID 生态系统,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IDZ 是一个 ID 云,作为一个数据库,使用户能够拥有和控制他们的各种数据。您可以随时更改您的 ID 托管位置,甚至只在本地的设备上存储你的数据。ID 生态系统对所有用户都是免费的。01 并不强制你使用 ID 生态系统。01 及其后续产品适用于追求最佳安全性的人。

参考

https://www.economist.com/open-future/2019/01/21/we-need-to-own-our-data-as-a-human-right-and-be-compensated-for-it

使用案例:https://idz.com/use-cases

Twitter:http://www.twitter.com/idz_01

Discord:https://discord.gg/idz

责任编辑:Kate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