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引发AI狂潮,区块链与AI可以产生什么火花,波卡生态又有哪些布局?

Polkadot生态研究院
个人专栏
热度: 4675

一些AI+区块链的项目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似乎也颇有建树。

背景

由埃隆马斯克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在2022年11月正式推出了其新型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它是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的聊天机器人,使用的是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可以实现从大规模文本数据中学习语言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生成自然流畅的文本。因此,ChatGPT相比于传统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具有更高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自然度,可以进行更加流畅和自然的对话,可以比一般AI更智能。

由此,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AI风暴,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尝试如何将ChatGPT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直到今天,在ChatGPT已经公布了三个月之久了,还依然能在各大媒体平台上,频频看到ChatGPT的相关文章或者视频,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而另一方面,ChatGPT的爆火也让圈内一众AI+区块链的项目迎来一波热潮,这也引发了一轮业内的讨论“区块链技术与AI能够怎样结合”,这其中有的观点是觉得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并无关系,知名DeFi项目YFI创始人和Fantom生态贡献者Andre Cronje就在推特上表示“区块链与AI并不相容”。

ChatGPT引发AI狂潮,区块链与AI可以产生什么火花,波卡生态又有哪些布局?

然而,一些AI+区块链的项目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似乎也颇有建树,那么区块链与AI到底可以怎样结合,又将能产生怎样的火花呢?以下请Enjoy。

区块链与AI能产生怎样的火花?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AI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像是实现ChatGPT这样的功能,需要用到一系列的AI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人工智能部分分为三个板块,大量的数据、强大的计算能力、一系列的AI技术。那么各种AI应用,基本上就是在强大的计算资源支撑下对于大量的数据,使用一系列的AI技术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应用。

OK,有了这样的基础认知之后,我们再来看区块链又能带来什么。区块链是大家更熟悉的技术,它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去中心化,分布式部署,以及可以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对于公链来说还会有相应的网络激励。

那么,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结合方向呢?

特别声明:本文只做技术讨论,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本文提到的项目也只是作为案例介绍,其中一些项目可能只是愿景是如此,而实际实现方向做的很差,请谨慎看待,谨防项目蹭AI热度。

1、构建人工智能相关的市场

SingularityNET是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开发人员可以将他们的服务发布到SingularityNET网络,用户可以使用AGIX支付以使用这些服务。图像、视频、语音、文本、时间序列、生物人工智能和网络分析等服务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AI应用程序。该平台为没有条件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的机构或者个人提供基于区块链AI的一系列服务,涵盖了营销,宣发,游戏,VR,个人助理,无人驾驶等众多需要人工智能参与的行业领域。

简单来说,SingularityNET构建了一个AI的应用市场,其中就包括了一个AI Marketplace和一个AI Publisher,开发者可以通过AI Publisher将可提供的服务发布到AI Marketplace,用户可以在市场中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并支付AGIX。这种方式就类似于Filecoin所想要构建的存储市场一样,只不过SingularityNET构建的是AI应用的市场。

严格意义上讲,SingularityNET并没有直接与人工智能挂钩,但是它却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一套激励层和资源市场的逻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AI应用市场和生态。此处更多的是利用的区块链的激励机制以及去中心化的特点。如今,已经有多个AI项目如SophiaVERSE、NuNet、Rejuve.AI等是加入到SingularityNET生态中,其平台的功能也逐渐走出一些雏形。

2、AI+自动合约:自动化决策

Fetch.ai是一个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经济的项目,它可以自动化执行合约和决策,并且可以根据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优化。Fetch.ai提供了一种名为自治代理技术(Autonomous Agent technology),它是一个具有智能学习和决策能力的代理程序,可以自动协调和处理复杂的任务。Fetch.ai通过自动化和AI功能为点对点应用程序提供支持,无论是否直接访问区块链。

ChatGPT引发AI狂潮,区块链与AI可以产生什么火花,波卡生态又有哪些布局?

该项目将智能合约与AI的优势相结合,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协作。例如,当某个任务需要执行时,智能合约可以触发自治智能代理来处理该任务。自治智能代理可以根据任务的要求自动学习和优化,从而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当任务完成后,自治智能代理可以向智能合约报告任务的结果,以便智能合约继续处理后续的事务。

可以理解为,智能合约是不可篡改的自动执行的合约,负责具体执行,而人工智能更注重学习和优化进而做出更准确更高效的策略,两者结合就可以得到去中心化的智能经济网络。这也是他们的目标,并且该网络将使各种设备和服务自动协作,以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目前Fetch.ai中由人工智能提供支持的数字孪生可以在供应链、医疗保健、旅游和DeFi等数据密集型行业提供自动化。

所以,综合来看Fetch.ai主要是在AI方面着重针对于某些数据密集型的场景中,结合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自主执行而实现的。

另一个项目,Cortex也是类似的思路。Cortex的目标是实现一个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平台,支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建更加智能的智能合约。Cortex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结合起来:一种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智能合约,另一种是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支持人工智能的学习和推理。

3、AI工具赋能

目前除了ChatGPT以外,目前也有许多好用的AI工具可以方便快速地生成一些内容,这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AIGC了,即AI生成的内容(AI-Generated Content)。

比如,Alethea AI基于AI协议构建的DApp,利用CharacterGPT Multimodal AI系统生成逼真、智能和交互式AI角色,尤其是可以让静态NFT变成可交互的NFT。

又比如,Botto是利用AI深度学习算法等进行NFT创作,并结合了一些DAO的玩法,由DAO和Token持有者决定创作方向,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每周会在SuperRare平台上进行售卖。

当然,AI+区块链的方向肯定不止于此,而波卡生态中也有一些在特定方向上利用AI的项目,我们就接着波卡生态中的AI相关项目进行继续的说明。

波卡生态中的去中心化社交

1、去中心化的数据市场

Ocean Protocol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共享生态系统,领导着解锁新的数据经济、打破数据孤岛、开放获取高质量数据的运动。Ocean直观的市场技术使得数据可以以安全、隐私保护的方式发布、发现和消费,通过将数据控制权还给数据所有者,Ocean解决了使用私有数据和曝露风险之间的权衡问题。

Ocean Protocol允许数据提供者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平台上,并且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和价格,以便数据使用者可以购买和使用这些数据。数据使用者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便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和预测。

ChatGPT引发AI狂潮,区块链与AI可以产生什么火花,波卡生态又有哪些布局?

简单来说,Ocean Protocol一方面是体现Web3中每个人掌管自己的数据这一点,并且数据也是个人资产,另一方面则是利用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市场,可以保障我们的数据在被用于其他应用(比如人工智能)时,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从本质上来说,Ocean Protocol本身也没有与AI直接相关,而是与AI所需要的数据是可以有关系的,可以看做是一个产业的上下游关系。

而波卡的另一个项目OriginTrail也是围绕着数据进行的设计。OriginTrail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是一种基于语义学和图论的数据结构,旨在为机器理解人类知识提供框架和基础。所以,知识图谱可以帮助AI更好地理解和推理实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其性能和准确性。

但是在传统的知识图谱中,这些数据往往会出现一些中心化的问题,在如何安全使用、数据被集中掌控、被各大巨头劫持进而形成数据孤岛等问题,都在限制着知识图谱的发扬光大。因而去中心化的知识图谱对于AI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允许数据民主化、社区所有权、透明度和开放访问。另外,通过使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让知识图谱分散存储在网络的各个节点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所以,OriginTrail也是着重在让数据更加的去中心化。

2、去中心化的机器智能市场

OpenAI推出的ChatGPT可谓是空前的成功,一下子把人工智障变成了人工智能一般,让AI的实用性迈出了一大步。但是ChatGPT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其中心化的典型特征和趋势,即传统的机器智能生产方式主要基于标准化的训练集和评测体系,而这种机制容易导致研究方向的过度集中,限制了机器智能的发展。独立的工程师无法直接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经济效益,结果就是中央集权化,少数大型企业控制着获得最佳人工智能的途径,比如说ChatGPT背后的OpenAI便是如此。

而波卡生态的Bittensor,便想要解决这样的困局,它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机器智能市场,让不同的机器智能系统互相评价和监督,从而促进机器智能的多样化和去中心化发展。该市场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运作,使用数字账本记录每个系统的排名和贡献,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对参与者的奖励和激励。

在该市场中,机器智能的评价标准不再仅仅是针对特定的任务和数据集,而是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目标。因此,该市场可以奖励更广泛的机器智能系统,包括那些遗留系统和小众系统,同时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直接获得报酬的机会。Bittensor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共同运作的机器智能市场,实现对新的训练模型和贡献者的奖励,并促进机器智能的创新和发展。

总结

区块链与AI结合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此我们就不做过多地展开了,本文重点是从有限的案例中梳理出如何正确理解这个赛道的思路。除了以上类型之外,还有一种是项目原本的解决方案中加入了AI作为解决方案,比如在一些供应链与区块链结合的项目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判断数据的异常和监控风险,又比如利用AI来评估保险的风险,又或者利用人工智能为数据在使用的过程中提供隐私保护等等功能。

细数以上这么多项目,对于AI是否能与区块链结合的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其实我们对于AI+区块链的项目,可以根据AI的部分拆解来看,分为数据、计算资源以及采用的AI技术三大板块。这就好比是一盘菜,数据是原材料,计算资源是烧火的能源,而AI技术则是菜的做法。那些认为AI与区块链并不相容的看法,主要是觉得区块链与AI技术这一部分没有结合的地方,但实际上,AI是一门应用的技术,没有数据和计算资源的支撑,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道理,不可能凭空来使用的。

很自然地,对于区块链如何结合AI,开发者就可以针对性的解决每个板块的一些部分来构建项目了。比如,对于数据这一板块就有多个方向可以拆解,最典型的就是在收集、使用或者构建市场方面做到更加去中心化,毕竟如果AI的表现取决于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被大公司掌控者,而我们又过渡依赖这些大公司的AI,那么这些AI或许就可能会在大公司的授意之下,有意识地对信息有一个倾向性的引导,尤其是朝着有利于某些组织的方向引导,这样很可能会让普通人被虚假或者操纵过的数据或者信息或者AI引导,从而被笼罩在一种“一叶障目”的氛围下,让人看不清真相。因此,去中心化对于AI的发展来说一定是必备的关键要素。

去中心化是一个重要逻辑,此外,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还有许多用户很关注的问题,比如隐私保护,防止泄露,数据确权等问题,也是AI类区块链项目比较喜欢探索的方向。这些逻辑,也体现在计算资源,以及如何使用AI技术或者使用哪些AI技术上。不仅如此,我们拆解的三个板块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而做的粗略划分,还有很多细节的板块都可以拓展出来。比如对于数据传输的层面,也可以去中心化,不至于像OpenAI那样可以随意屏蔽某些国家的用户。又比如,AI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反馈的数据进行甄别又或者对于输出的内容进行审核,这里就只能靠一些人力来解决,而像这种需要大量人力的场景可以利用区块链的经济模型结合众包的商业模式来激励人们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参与完善AI。

ChatGPT引发AI狂潮,区块链与AI可以产生什么火花,波卡生态又有哪些布局?

由此可见,AI+区块链的场景不仅不小反而很具有拓展性,比如可以与许多基础设施项目结合,也算是一些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类项目的刚需场景,两者可以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所以,AI+区块链值得深挖。不过,我们再次提醒大家,在了解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了解项目的现状,以甄别那些空有概念而没有落地的空气项目。

后记

ChatGPT本就已经足够惊艳众人了,但是它只是一个截止到2021年的数据集训练出来的聊天机器人,缺少很多实时的信息。然而对于ChatGPT背后的OpenAI砸下重金支持的微软,迅速地将其必应搜索引擎(Bing)与ChatGPT结合,推出了新一代的搜索引擎New Bing,弥补了这个缺陷,让这款搜索引擎如虎添翼,飞向了新的高度,其智能水平甚至与让你觉得背后是一个真人。

今年,注定是AI技术腾飞的一年,而正如本文所述,AI的发展一定有许多刚需场景是需要区块链技术的。AI也将会在行业内从一个略微小众的板块逐渐成为一个热门板块。而许多AI项目选择波卡生态的原因,或许可以让之后想要做AI项目的团队审视一下自己的技术路线或者说要选择哪一条生态作为基础了

毕竟,一些AI+区块链的场景还是需要用Layer1来解决,而波卡背后的Substrate框架在这个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此外,波卡生态又有许多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类的项目为AI做支撑,或许波卡生态会发展出自己特有的AI板块格局。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