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解读 Blur 的空投策略,代币如何驱动增长

Jane热度: 14761

沿着时间轴对Blur 空投策略做了拆解,看其如何借助 token 激励持续抬升网络价值:

原文作者:Jane

原文来源:twitter

注:本文来自@Janezh1111 推特,其是@BuidlerDAO Sword Holder,原推文内容由MarsBit整理如下:

随着 @blur_io v2 的上线,其对 NFT 市场的影响是否良性再次引起广泛讨论。抛开争议不谈,Blur 的空投策略有许多可取之处,代币($BLUR)激励设计与产品、运营节奏深度融合,在平台生态演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沿着时间轴对其空投策略做了拆解,看其如何借助 token 激励持续抬升网络价值:

Blur

Blur 采取了分阶段的奖励模型,并以赛季制、多次空投的方式来实施。用户先获取分数,并以此换取空投包裹和代币。观察其空投规则变化,可以看到遵循的策略是先构建供给端,再激励需求端,最后可以互相激发,达到较小买卖价差并实现高流动性。

当某种行为已经较稳定时,激励会调往更需要的地方,使激励效果最大。这也顺应了平台在不同阶段侧重发展的点不同,能够适时调整指挥棒,引导用户不同行为是其激励出发点。

至于近期很多用户对第二季空投时间未定的不满,我们可以以下图来做说明:

Blur

比如5月Blend上线后,一部分 NFT 系列不再获取上架分数,上架奖励转移到借款奖励,总分数值保持不变。

用户之所以不满是因为在 Blur 的设计中,获取积分不等于获取代币,两者之间是换算关系。第二季总预算是 3 亿枚代币,持续时间越久,发放积分越多,则每积分对应的代币越少,也就相当于变相被稀释。

从 token 设计角度,Blur 的空投策略中可借鉴的点很多,比如对节奏感的把握(体现在空投时点和数量级设计),深入的游戏化思维(增加乐趣和分享动机),精益的 token 使用理念(把 token 作为一种资本支出,衡量使用 ROI)等。

尤为值得一提的比如:

1)始终如一围绕流动性做激励

不同于其他平台激励交易量而容易导向虚假繁荣,Blur 自始至终坚持激励的是流动性,希望吸引真实用户并留存。流动性越强,买卖价差越小,交易更流畅,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到更多的交易量,且这种交易量是有机的,更可持续。

在产品上,与此对应的是 bidding pool 的设计。同一笔钱,用户可以反复使用,既可以用来竞价,也可以用来借款,即用户可以以同一笔钱同时获取竞价分数和借款分数,尽可能提升用户出这笔钱的动力。这种设计无疑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改良了流动性。

2)忠诚度设计一石二鸟

忠诚度是 Blur 代币机制里不可绕过的一环,也是其代币层面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在第一季空投中,用户只需在 Blur 上架,且相比其他平台价格最低,即可获得 100% 忠诚度。到了第二季,忠诚度的条件愈发严苛,用户只有在仅上架 Blur 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100% 忠诚度。

忠诚度会影响用户获得稀缺包裹的概率,稀缺包裹所含代币数量远超普通包裹(100x),从而给到用户足够的动力维持高忠诚度。最后用户得到的代币数量取决于包裹数量 * 包裹稀缺度。其反应的业务目的是 Blur 不光希望用户使用自家产品,还希望以此打击竞对,实现绝对优势。

忠诚度的设计是 Blur 飞轮能转起来最精妙的环节。100% 忠诚度某种程度可以看作是链上行为透明的产物,强势公司可以推行其霸权,这在物理世界的商业竞争中很难实现,比如瑞幸很难限制顾客不去购买库迪的咖啡。

Blur

Blur 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成绩充分展现了代币与协议深度结合,可以对整体增长发挥的巨大作用。其多阶段、精细化的空投方式,也使我们重新看待空投的可能性。可以说,Blur 的成功是 tokenomics 对 web2 的成功,是空投模式对传统 TGE 的成功。

最终,我们希望达到的是这样的激励和所有权体系可以反映在协议更长期优质的发展和用户更好的留存层面。

> 查看完整解读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字:Bl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