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ET白皮书提出了一个公式,用于推导系统的生命力,包括加大分子、减少分母、维持两者的相对增速,以及设置算力的衰减机制和动态的算力最优解。BPET和XPET的价值1:1,但BPET退出受限,引起困惑,项目上线时间仅仅一周,可能需要时间去完善,我们会持续关注项目的进展。
原文作者:@BuidlerDAO 经济模型小组
原文来源:Buidler DAO
系统生命力的长久之道
The quantity of XPET tokens available for conversion is equivalent to 50% of the XPET revenue earned the preceding day(BPET 可兑换的 XPET 代币数量相当于前一天赚取的 XPET 收入的 50%)。—— XPET 白皮书
结合游戏机制,我们可以推导出下述公式:
综上,我们继续简单推演:
从上面的路径可以看到,如果要使系统生命力更长久,则需尽可能合理延长高收益的时间,对应到公式,即尝试用多种方式加大分子,减少分母,以及看两者的相对增速是否能维持在一定水平。
从公式出发,我们还有一些其他思考:
一、稳定的 XPET 价格兴许是更优解
我们认为,波动的 $XPET 价格设计可能是一个昏招。在当前 $XPET 价格不稳定的设定下:
所以 $XPET 价格稳定可能是这个系统的最优解。
此外,由于系统设置了每日 100$BPET 的退出限制,超过即需排队等候,用户若花钱无限升级其算力,在没法顺畅退出的情况,其回本周期会被显著拉长,并不划算。对用户来说,比较好的策略是花一定的金钱,将矿机升级到合适的等级,每日需要变现的 $BPET 数量接近 100 水平。由此,这个系统最后会形成的分布是用户数量较广,奖励相对比较平均的状态。这个也更有助于长期的稳态。产品设计者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态可能正是如此。从这个视角看,团队也不该将入场门槛设置得太高,吸引更多用户入场才是当务之急。
二、设置算力的衰减机制
目前来看,团队似乎从来没有公开提及一个关键问题——工厂算力缺少衰减机制。随着时间变化,公式中的分母无限扩大,则收益率会持续降低,如此一来,XPET 就失去了增长吸引力。我们倾向认为,后续经济模型设计上需要引入工厂的衰减机制,降低分母的增速。理想情况,项目方不需要做通胀的对手盘,而是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方式来调节分子分母,实现系统均衡的目的。
三、动态的算力最优解
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后,大家比拼的就是矿机的生产效率。而由于已上线功能有限,当下用户之间的竞争是相对同质化的(目前几乎只存在唯一最优解)。从已有游戏的形态往前推,可以想象一些演进可能性:平台可以在游戏里面不断去增加玩法,施加调控,比如使宠物生病、饥饿甚至宠物之间进行 PK(增加 BPET 消耗场景,引入更多随机性),通过这些新的机制的引入使挖矿效率受损,从而使玩家之间的竞争更非标。单位算力永远没有最优解,也不存在一个同质化的最优态。如此一来,用户也会有兴致不断去试探怎么达到最优解,并在过程中提高充值。而由于项目方不断在创造新的需求,游戏的生命力也不断焕新。
四、我们的困惑
目前 BPET 和 XPET 的功能区分不明确,两者的价值在场内维持 1:1,由于 BPET 退出受限,场外有一定的折价。这引起了我们的困惑,汇率 1:1 的话,为什么还需要双代币的设计。
另外白皮书里明确提到 “BPET 可兑换的 XPET 代币数量相当于前一天赚取的 XPET 收入的 50%”,经过查询合约地址,确有 50% XPET 转入合约 0xaa2506e41ce0353eb407cd4cb294bb03899c5d77。目前此合约地址已经持续累计 XPET 数量接近 1300 万枚,被兑换掉的 XPET 数量只有 100 万枚左右,且还有近 20 万枚 BPET 在排队队列中等待。
如果没有别的兑换限制条件,有充裕的 XPET(1300万枚)却没有拿出来奖励给 BPET持有者,这损坏了用户的权益。
自动触发的排队机制也让人十分费解,从浏览器数据查看,排队 claim 没有任何规律性可言。这似乎是一个糟糕的现状,团队需要在代码工程实现上下更大的功夫。
考虑到项目上线时间仅仅只有一周时间,可能需要时间去完善,或者产品还不是一个完全态。我们会持续关注项目的进展以及经济模型的迭代,欢迎来和我们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