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不再仅限于特定应用程序,而是被用来访问解决者的收入,参与多个应用程序。本文探讨了L2市场竞争、以太坊的衔接、价值积累、L1之间竞争格局、Solana、以价值积累为基础的跨链意图导向等。通用桥梁适配器(UBA)将用于流动性再平衡,它涉及离链中继者,提供激励和处罚,跨链桥不再受限于特定的桥梁方法。
原文作者:@Delphi_Digital
原文来源:twitter
编译:白话区块链
“不同于当今的情况,Token不再局限于特定应用程序,而是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访问特定解决者的收入,这些解决者可能参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因为基于意图的跨链价值转移应用(例如 @AcrossProtocol、@deBridgeFinance 的 DLN、@hashflow、@ConnextNetwork、@Chainflip、@Uniswap X 等)需要解决者具备类似的能力,因此可以合理地预期同一解决者会参与多个应用。”
我们的《2024年基础设施展望》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以下6个主题:
交叉链通证协议(CCTP)和规范桥梁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劣势。一方面,它们通过增加规范化资产的份额来解决了大部分流动性和用户体验分散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其保守性,它们速度较慢。Rollup桥梁可能需要数小时或数周,而CCTP可能需要十几分钟到数小时才能验证。
然而,用户希望速度更快。因此,使用可能主要来自于面向用户应用的后端服务,这些应用在速度、资本效率和Gas成本上展开竞争。因此,我们相信基于意图的设计将具备竞争优势。
@AcrossProtocol 以最成熟的基于意图的桥梁脱颖而出。在以太坊及其Rollups之间的路径上特别活跃,并伴随着Rollups的日益普及,Across已经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我们的总体论点是,跨链的未来将基于意图为核心,这一点可以通过@AcrossProtocol来阐述。
基于意图的流动性网络在能够通过一个开放、无需许可的离链参与者市场(即解决者)获取离链流动性方面独具特色。
理念是:用户将桥接风险外包给解决者。解决者竞争完成跨链转移意图,并通过费用捕获价值。
通过@AcrossProtocol的跨链转移流程可以简化为3个阶段:
关键要点:用户的跨链转移意图由之后获得补偿的中继者立即服务。这确保了用户最大限度的速度,同时使中继者能够最小化运营成本。
基于交易的桥梁在原始链和目标链上的最终性限制了转移时间。而基于意图的桥梁通过利用中继者竞争来克服这一点,中继者可以在原始链上的交易最终确认之前,就在目标链上完成用户的意图。这导致由于中继者竞争的增加而产生更快的交换过程。
@AcrossProtocol 的结算流程经过优化,旨在最小化Gas消耗。还款以批量形式定期发生(每2-4小时一次),从而降低摊销的Gas成本。此外,@AcrossProtocol 进一步增强了优化,采用了UMA乐观型预言机进行验证。
对于像@AcrossProtocol 这样的流动性网络,可靠性至关重要。为确保在目标地点持续提供流动性,该协议协助中继者重新平衡他们的流动性。@AcrossProtocol 通过利用被被动LPs(流动性提供者)汇集的链上流动性,采用了以太坊主网为中心池、目标链为分支池的轮毂和辐条模型,实现了这一点。
该协议通过定期调整辐条池和轮毂池之间的流动性,主动管理重新平衡。这种灵活性使中继者能够在他们选择的链上收到还款,而不受用户存款位置的影响。这些池也作为离链流动性的备份,以防中继者未能满足用户的意图。
目前使用规范桥梁,@AcrossProtocol 计划转向通用桥梁适配器(UBA)来进行流动性再平衡。UBA 将涉及离链中继者,对于平衡的资金池提供激励,对于从不平衡的辐条池中提款的中继者则施加处罚。在UBA之后,跨链桥将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桥梁方法,使中继者能够选择任何桥梁和支持链,而无需规范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