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Layer2:上游ZK技术服务如何释放市场新动能?

郝天热度: 18451

ZK技术是以太坊layer2的未来,MetisL2和ProjectZKM正在探索其在扩容和跨链操作方面的潜力。ZKM解决了layer2常见问题,帮助降低差异和流动性损耗。随着ZK技术在硬件加速和去中心化算力系统上的应用,layer2市场将迎来新的生机。但要实现ZK技术的普及,还需要时间。

摘要由 Mars AI 生成
本摘要由 Mars AI 模型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还处于迭代更新阶段。

原文作者:郝天

原文来源:链上观

很多人以为,ZK-Rollup是以太坊layer2的Endgame,不过随着研究深入,我发现称得上终局的并非ZK-Rollup形态,而是ZK技术本身。因为理论上OP-Rollup也可利用ZK技术缩小7天挑战期时间限制,甚至抹去MPC多签治理缺陷。该如何理解呢?本文将以 @MetisL2 及其背后的技术硬核项目 @ProjectZKM 为例展开探讨:

我在此前一篇文章中也阐述了“ZK技术”做layer2扩容只被挖掘了有限的潜力,在全链免信任可交互操作性还要很大的发挥空间。具象到layer2应用场景内,可直接带来两大影响:

1)layer2和layer1的资金跨链将可直接基于ZK底层技术做安全资产确定性交割,使用ZK技术,OP-Rollup可大幅缩短资金Withdraw所需的7天等待挑战周期;

2)layer2的Prover验证系统和layer1的 Rollup验证合约可实现跨主体链的可信环境构建,理论上,可以不必再以中心化或半中心化MPC多签这类饱受诟病的“人治”模式来保障安全;

其实, @MetisL2 作为一条基于OP-Rollup技术框架的layer2链,早已经通过ZK底层技术实现了以上两个维度的layer2底层架构范式跃迁:

一方面通过OP-Rollup+ZK-Rollup的混合Rollup框架优化了用户Withdraw提币需要等待7天的使用体验,可以更快释放流动性;

另一方面,以Metis layer2来实验目标逐步践行 @ProjectZKM 在跨链主体可交互操作性上的“免信任”框架实现,将ZK作为基础架构构建的去中心化协处理器作为可信主体,来生成Proof、验证Proof并管理跨链区块链节点之间的通信和信任机制。具体如何做呢?

-混合Hybrid Rollup:

正常情况下,一条layer2要么是OP-Rollup基于乐观7天挑战期证明的Rollup结构,要么是ZK-Rollup基于ZK-SNARKs的单区块Finality的证明结构。

前者Batch交易速率快手续费低,不足之处是当用户从2层提取资金到1层是需要等待7天的挑战等待期,因为按照OP-Rollup的乐观Batch要义,只有提现资金超过7天内不被挑战回溯,理论上这笔资金的撤出才称得上安全;

后者ZK-SNARKs的Proofs传输结构,能够在单区块就实现Finality资产安全确认,不足之处是出了Batch交易的DA成本之外,额外会新增Prover系统计算验证成本,且2层生态建设对开发者团队的起步门槛较高,生态发展速度较慢。

那么,如何才能既应用OP-Rollup整体架构的易用性,同时又能免受其7天挑战期(锁流动性)的限制?答案就是:将2层Batch回主网的交易进行分“通道”处理,Common交易走OP-Rolluo管道,而特别Withdraw交易则走ZK-Rollup管道,如此以来,就采纳了OP和ZK的二者所长,成为一种折中最优解方案。

Metis已经将混合Rollup方案落实到自己的链运转常态过程中,而为其提供这一混合Rollup能力的正是由Metis技术团队孵化打造的“全新”硬核ZK技术底层项目 @ProjectZKM,Metis团队在运营layer2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固有常态问题,除了带头攻克去中心化Sequencer难题外,还目标通过ZKM来解决layer2发展过程中存在的“MPC半中心化”和“锁流动性”等一系列问题;

乍一说,大家可能觉得会很抽象,原因我在上一篇写ZK技术的文章中解释过了,这类服务目前还处于layer2技术服务供应链的上游,虽然硬核,但是并没有被大范围采纳,所以听上去还很陌生。ZKM和RISC Zero一样,目标都是要基于ZK底层技术框架来为layer2项目提供更上游的安全巩固服务。

目前,ZKM为layer2所需的混合Rollup提供其中的ZK-Rollup的管道服务,底层还有一个Entangled Rollup协议,来提供unified liquidity统一流动性管理服务。

事实上, @ProjectZKM 、 @RiscZero 、以及 @SuccinctLabs 等ZK技术上游的服务商都在推动类似的技术方案普及,进而帮助OP-Rollup和ZK-Rollup进一步降低差异,同时减少压根无Battle-Tested挑战存在的7天挑战等待对流动性的损耗。不完全统计,像Metis、Fraxchain、Aztec、Ola等都已在探索践行这类混合Rollup方案的落地。

-基于ZK免跨链桥信任机制:

现在大部分layer2都被诟病主网Rollup合约存在Update代理合约被半中心化的MPC安全治理委员会控制的问题,这导致大部分layer2安全性都停留在Vitalik所说的Stage 0阶段。

ZKM、RISC Zero这类上游的ZK技术服务商,理论上可以让每一个具备智能合约功能的链之间实现免MPC多签跨链桥的去中心化可信环境构建。

原理很简单,ZK-SNARKs可以让两条链维护共识的节点直接建立通信,A链的节点在接收到B链节点Submit的交易和ZKP证明后,可以自主验证ZKP证明的有效性,进而接受B链提交的Proofs具有有效性。整个过程完全靠零知识证明算法来实现,并不需要第三方人为主体来控制。

至于来调度节点之间通信的协处理器本身可以用去中心化开源的架构来实现,从而彻底实现Rollup跨链存在的“中心化”问题。

由于以太坊具备智能合约完备性,理论上以太坊的layer2都具备基于ZK技术跨链的基础条件。理想情况下,layer2都采用同一套ZK技术框架来部署跨链方案,其他layer1链甚至layer3链也都一同并入此网络通信架构内,以后的以太坊公链不就成了一个全链环境下的通用结算层了么?

之所以目前大部分layer2项目方不愿意舍去MPC多签名主体管理,主要还是安全防控所需,根本原因在我看来是因为:整个layer2层面的去中心化Sequencer、去中心化Prover以及去中心化zkBridge等基础组件服务的普及并不到位。在此情况下,保留中心化或半中心化安全治理委员会反倒成了较安全的治理方式。

不过,拉长周期看,随着layer2在去中心化组件上普及,layer2的安全治理方式定然会被放大诟病,届时一套基于ZK底层的跨链结算方案则会成为必须。ZK技术基础设施赛道的后续发展潜力,可想而知。

以上

不夸张的说,眼下的以太坊layer2已经陷入发展困局:要么靠layer2或layer3的应用生态出一个现象级王炸项目来提振大家对layer2的市场信心,要么只能靠进一步提升Sequencer、Prover以及zkBridge等关键组件的去中心化来继续丰满技术叙事。而后者走到底必然需要一套基于ZK技术的底层框架来衔接,没有OP-Rollup和ZK-Rollup的形态区分,到时候ZK的Endgame特性才会真正显现。

唯有顺着这条路径发展,layer2的发展方向才不会被证伪,而且基于此还能延伸发展ZK硬件设备加速;ZK+DePIN PC、移动端、IOT等硬件设备支撑;ZK防篡改云计算数据保护;ZK去中心化Prover系统构建及算力资源优化等等诸多叙事方向。

事实上,在AI、ZK、DePIN的赛道交汇处已经有很多类似的项目在逐日凸显身位。

Metis在layer2的发展思路以及硬核ZKM项目的初衷也是如此,让ZK技术更加通用化应用到全球layer2市场构建的每一环;除此之外,我个人投研还留意到一些项目,诸如在ZK硬件和芯片加速上持续耕耘的 @cysic_xyz ,还有在ZK Prover去中心化算力系统上逐步落地实践的 @ola_zkzkvm 等等。

总之,我要再次重申我的观点,ZK技术目前在layer2领域的应用只是冰山一角,当ZK技术在混合Rollup、ZK跨链桥、ZK硬件加速等领域进一步通用普及后,相信也会给layer2市场带来新的生机。

毕竟,整个layer2市场要接纳这种ZK筑底升级范式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