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何一:币安成为行情惨淡的“背锅侠”?让时间验证一切

深潮TechFlow
媒体专栏
热度: 8623

知行合一,你相信什么,你就要去坚持它,只要反复的坚持,结果才会显现出来。

撰文:深潮 TechFlow

对话何一:币安成为行情惨淡的“背锅侠”?让时间验证一切

2024年7月14日,币安迎来7周年纪念日。

回顾整个加密货币的发展史,一定离不开币安,正如联合创始人何一常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在创业,我们是在创造历史。”

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币安,你都得承认,币安用7年时间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加密行业的历史。

2017年,在加密货币的狂野西部中,币安横空出世,短短6个月后,用户数量突破600万,成为全球交易量排名第一的加密交易平台,CZ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何一成为加密行业唯一的“一姐”。

2019 年,加密市场经历熊市低谷,无论是项目方还是散户投资者严重信心不足,低迷时刻,币安推出了Launchpad(IEO),第一期项目不到15 分钟就募集了700 万美金,开盘后超10 倍涨幅,为当时萎靡不振的市场带来了复苏的曙光,随后,各家交易所纷纷效仿,加密市场渐渐恢复活力。

截至2024年7月,币安 Launchpad 全部项目所累积的投资报酬率仍有16倍之多,一骑绝尘,历史最高ROI近200 倍!

2020年,那个夏天属于DeFi,而作为CeFi的代表,币安并没有缺陷这场盛宴,2019年4月,币安再开先河,推出了币安链Binance Chain;2020年9月推出了兼容EVM的币安智能链BSC(Binance Smart Chain),时至今日,BNB Chain 依然是日活跃数领先的几个头部公链之一。

2022 年,FTX、三箭资本等连环爆雷,市场进入至暗时刻,行业陷入信任危机,币安推出了十亿美元的行业复苏基金,并率先提议各家交易所引入 Merkle Tree 储备验证,如今已成为行业标准规则。

2023年,监管大年,币安同意支付43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财政部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就指控达成和解,新任 CEO Richard Teng 上任,币安走向迈向合规新篇章。

2024年,比特币ETF通过,币安继续在合规方面发力,但过山车般的行情,山寨币集体萧条让大家开始将舆论的枪口对准币安,认为币安频繁上新币/VC币,抽走了流动性。

7 月 12 日晚,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接受中文加密媒体( Foresight News、吴说、TechFlow、Odaily )采访时,表达了该观点的无奈,她表示,“用统计数据说话,从去年到今年币安上币的数量只有30几个,反观目前在市场上面有些平台上币数量都是100起步,相当于大家说币安最好一个币都不要上,最后只留比特币……”在何一看来,市场行情表现低于预期,所以大家这个时候需要找一个靶子来攻击,币安成为了这个靶子。

针对MEME浪潮下创业者的沮丧,何一分享了她的人生哲学:知行合一,你相信什么,你就要去坚持它,只要反复的坚持,结果才会显现出来。

“2017年BNB上线的时候,别人也在嘲笑BNB,不是公链也配出来发币,更多的时候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做到更难。”

以下为深潮 TechFlow 的采访记录:

深潮 TechFlow :根据各个平台的舆论,今年币安上币饱受争议,一个是相较于之前上新币的数量比较多,速度也比较快。第二个是觉得上线大多数币都是有币安的强利益相关,所以大家觉得这个周期无论是散户还是项目方都是给币安打工。对于该观点,一姐怎么看,币安上币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

何一:

第一个部分,币安上币速度快是事实还是观点?事实是我们可以用统计数据说话,从去年到今年币安上币的数量只有30几个,反观目前在市场上面有些平台上币数量都是100起步,相当于大家说币安最好一个币都不要上,最后只留比特币,把币安关了,这个代表是币安的利益还是代表其他交易所的交易?我不太确定。事实和观点,这是我在尝试着让我5岁的儿子理解的一件事情。

这个世界还是比较容易被情绪影响,很多时候大家更多是被这种行情下跌带来的情绪裹挟,找了一个靶子,但是这个是不是事实?

当我们说上线大多数币都有币安的利益相关,这会涉及到两个问题,如果是币安只上跟自己利益有关的项目,币安上的这些币,可能大部分都上不了币安,币安很多项目资本要不没有投,要么投了0.1,还是早几年我们有一些投资经理别人说给你打折投0.1,就投了。

上线大多数币和币安有利益相关,这是事实还是观点?这也需要有效的论证。币安在哪些项目里面占多少百分比,才会被认为与币安利益相关?

我们现在上一些项目会问一句,你愿不愿意在币安做 Megadrop,或者愿不愿意在币安做 Launchpool,项目方如果愿意,也不用搞撸毛,很多撸毛工作室的账号还是假的,币安是实打实提供真实的用户,这个空投直接投给币安在线用户就好了,至少这些用户是真实的,有验证 KYC、人脸识别。现在在领币安的代币,确实是散户,币安真没有参与。币安如果想要上币费,直接提就好了,你觉得币安还需要跟项目方绕这个弯子吗?不需要,看不起谁呢。

本质来讲,大家不是因为觉得这个周期散户或者项目方在给币安打工所以感到愤怒,是因为市场行情表现低于自己预期,投资回报率低于自己的预期,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找一个靶子来攻击,大家觉得应该把马云推去挂路灯,应该把何一推去挂路灯,这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我最开始试图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发现当大众的情绪压倒一切的时候,这个解释是无效的,与其如此我闭嘴,做好我自己当下做的事情,时间会验证一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二点,大家要理解币安的业务不是只有这一个业务,币安本质来讲是提供不同的风险规模的交易产品,或者非交易产品给用户。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如果觉得我对于年化10%/20%感到满意,Earn还是一个不错的产品。就算拿稳定币USDC做个理财,我觉得也还不错。但如果你的预期是说我想要博大的,百倍千倍,这个可能有问题。

行业变得成熟的同时,信息差也会变得越来越小,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投资回报率就是会变低。大家倾向于我希望不管币安上什么币,只要买了都是涨的,这个预期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你不能说我在其他的交易平台买了币跌了就是正常,在币安买币就必须得涨。

我觉得还是要理解交易平台的根本功能是提供目前市面上相对受欢迎、相对热度高的项目给大家。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希望筛选掉那些干了三天跑路的项目方,筛选出来那些有机会成功或者有机会活得更久的项目方,但是并不等于币安上的币只涨不跌或者币安上的币一定会涨。

深潮 TechFlow :最近观察到大家近期对行业的信心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市场行情不好,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理想幻灭,或者说技术叙事暂时破裂,大家觉得所谓的技术和产品只是伪装,这个行业本质或许还是流动性、情绪与筹码的博弈。创业者会觉得做一个产品,不如发MEME;散户也会觉得炒技术不如去炒MEME,很多时候币安的交易量中前十中一半都是MEME代币,在您看来这是否会成为未来加密行业的一个常态?未来会出现那种真正的有外部性的加密应用吗?

何一:

像你说的一样,如果交易量排前十里面有一半是MEME,币安不上MEME会怎么样?交易量和用户就会去别的平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没有选择,MEME币你不上有的是交易平台上,其次还有DeFi,所以并不是说所谓全行业都给币安打工,而是很多时候只能做折中的选择,尽可能做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在周期里面,这不是一个独有的现象。2014年大家会觉得除了比特币以外,其他都是垃圾。2017年,大家也会觉得炒的都是垃圾,我们都是来梭哈赌博的,很多人把交易行为理解为是博弈行为。不管是传统金融市场还是Crypto的市场,确实是非常受情绪影响的,是一个事实。

但是并不等于说好好做一个产品,好好构建一个商业模型,它不成立,在每一个市场热潮或者每一个情绪波动来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和创业者,确实是一种冲击。

我最近经常跟团队成员强调一件事情,知行合一,你相信什么,你就要去坚持它,只要反复的坚持,结果才会显现出来。

我们从小都知道你只要好好学习,考试成绩大概不会差,很多人知道,但是做不到。我们都知道你想要减肥练出非常好的身体线条,需要管住嘴迈开腿,但你做不到,天天有诱惑告诉你享受当下吃好喝好,先长肥了再减。

你可以理解不管是创业市场还是投资市场也是这样的,当你自己想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做创新的时候,这个时候别人跟你说搞个屁,还不如发个MEME,炒什么技术还不如搞MEME。

回头看2017年BNB上线的时候,别人也在嘲笑BNB,说还有交易平台发币好搞笑,不是公链也配出来发币,更多的时候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做到更难。这个行业也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说还是需要有产品创新,有技术创新,需要能够做出有效的好的真正有用户的有应用的,能够影响世界的,但是这个事更难。

深潮 TechFlow :行业很多老人开始在加密行业之外追逐自己热爱的事业,CZ 建设教育事业,Coinbase创始人也创立了一家研究长生不老(延缓衰老)的一家生物企业,假如说有余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您会选择在加密行业之外做什么?

何一:

这个事情没有想过,加密行业之外,我可能很难再有兴趣做创业这件事情。

我觉得可能这是我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前我是学教育的,也做过老师,我有点好为人师,我个人还是希望帮助别人成功,帮助更多的人成功,自己才能成功。

我很难想象在加密行业之外,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花时间和精力,可能就是帮助更多的人成功,还是回到投资,回到怎么样给大家输出有效的Mindset。

我理解CZ做教育事业,也是被动选择,准确说他就没事做,找点事情。Coinbase 创始人的选择也可以理解,这个世界AI发展的速度这么快,AI确实是比人类更为高级的一个智能体。

人类其实是一段比较简单的代码设计,逻辑输入和输出其实相对来讲是可预判的,但是人类又经常出BUG,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差距还蛮大,大部分人都是知道却无法做到。

其实你放到整个人类历史上来看,穷的人都想赚钱,有钱的人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一个人有钱之后他做什么事情,大致是可以判断的。在这个结构底下,我觉得可能不仅仅是Coinbase创始人,也包括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些比较老的OG,他们赚钱了以后就生更多的孩子,让自己的DNA能够延续下来,第二个能够追求活得更长久,追求长生不老,这是正常的逻辑,适度享受生活,追求生活品质,这都是可预见的。

但并不等于说有一些OG离开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就不值得信任了,也不等于有一些财富自由的人享受生活了,其他的人就没有机会了,恰恰是哪些人离开了,所以有更多的机会。

深潮 TechFlow :以前,大家经常把币安比作加密世界的腾讯,腾讯在3Q大战之后将自己的使命变更为成为一家最受人尊敬的企业。未来多年之后,如果谈到加密货币的历史,一定离不开币安,您希望到时候大家会如何评价币安?

何一:

这句话我说了很多遍,从2017年就在讲,我们不是在创业,我们是在创造历史。我对这件事情是从加入第一天开始就深信不疑,我是相信区块链对这个世界带来未来的变革和可能性。我的逻辑,因为我相信它,所以我会All IN做这个事情,我会把自己完全投入去做这件事情。

大家能够理解为什么“九四”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出走做这件事情?因为我在整个时代的洪流里面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革,所以这件事情我觉得愿意去投入自己,把它当成一个自己的使命,把自己投入进去,我也相信能够有更多的优秀的创业者有优秀更多的人才跟着我们一起做这件事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相信所以你才能看见,如果你本身不相信,没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做出来。

其他部分问答

吴说:很多项目方希望获得币安的投资,币安在投资的时候,最重要的标准有哪些?

何一:

我可以把对投资理解跟大家对齐一下。

区块链技术能够大众化,能够被更多的普通人用起来,需要跨越鸿沟,而跨越鸿沟的背后还是要有真正的创新驱动。Labs 现在加起来投过的项目,可能有两千个,没有两千个,一千个肯定是有的。但是大部分的项目说实话我也没有聊过,我也没有跟他们交流过。

基本上 Labs 的投资看几个框架性的东西。第一个是我觉得创始人本身是不是长期主义,对这个行业信不信。如果他对这个行业梭哈一把就跑,跟赌徒是没有差异的,就算成功,最后也是卖币就跑了。

第二个非常重要一点是他的技能,做过什么。比如有的人是 KOL,Telegram 群里面加起来有 1500 个人,我喊喊单币价也能涨,你投不投?他可能帮某个项目做宣发,不等于他是好的被投资对象。

第三个是本身的思维结构,他的整个成长是不是一个能够持续迭代。很多人特别能折腾,哪怕起点低一点,但是他能够一直迭代,你跟他的对话过程当中大概有一个判断。他对行业有没有愿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什么样的?他或他的团队能力模型是什么样的?如果基本过得去,基本面还行,我们还是愿意投点钱培养一下,至于说这个能不能涨起来,能不能够去追求所谓 100% 的成功,这个事情本质是不存在的,你看传统 VC 投十个项目,九个都死了,只有一个成功了,这是很常见的。

本身 Labs 在投这个事情,还是希望这个行业有更多的创新者,能够走出来,能够在这个漫漫长夜里面不断给大家建立信心。不管现在是大家情绪的漫漫长夜,还是技术有非常大飞跃之前的漫漫长夜,最终你如果不去支持别人,那你最终就是一个独行者,这个路上如果只有自己,也不能称之为行业。

Odaily:作为币安的联创,您个人早实现了财富自由,也没有考虑退休将币安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自己对于未来的一些规划,比如怎么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平衡?

何一:

首先是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女生,大家不会采访问一个男生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不管是对于男性创业者还是女性创业者,根本问题是时间管理。

第一个是我觉得把更多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第二点,有一个概念是时间颗粒度,我平时不太会花这么长时间跟大家做面对面的沟通,我平时开会希望控制在 30 分钟内,如果是更有效的会议,希望控制在 15 分钟内,所以其实本质是时间颗粒度的管理问题。这两点对我来讲是比较有意义的。

我个人是责任感过重的人,希望能够把币安打造一个基业长青的系统,在每一个模块里面,每一个专业的管理者能够培养足够多的接班人,他们比我都优秀,比我背景都好,比我的专业都强,怎么样把这些人组织到一起,能够把他们价值最大化,我觉得还是对人才的渴求。团队有足够多、足够强的人,每个人都比我管的更好,这个时候我问一下就好的。

我之前讲过我特别欣赏段永平,人家从步步高退休,还可以有 VIVO、OPPO、小天才手表,这是成功的退休,无所谓退休不退休,他的结构搭得好。如果他的人才班子搭得好,其实有没有退休这个概念,是不重要的。

Foresight NEWS:历史上很多知名的龙头企业转瞬即逝,如诺基亚、网景、雅虎;也有一些企业是常青树,如苹果、摩根大通等。在创新非常快的行业,即使是巨头从全盛到陨落,也往往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你觉得当前的币安面临着哪些未来可能存在的大危机,你们是如何去应对的?

何一:

我自己是一个非常有危机感的人。从整个行业来看,最大的危机当然是监管危机,这不仅仅是对币安而言。虽然我们刚刚在这方面过了一关,但监管始终是一个重要挑战。

第二个危机是行业竞争和创新危机。现阶段,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是平行的,每个交易所的核心技能点差别不大,我们也在不断从别人身上学习并持续改进。更大的危机其实来自于未知的不确定性和创新。因此,我们鼓励从投资角度和内部员工角度持续尝试新事物。如果有同事想要进行创新业务,或者有创业想法,我们都非常支持。

本质上,所有的威胁并不纯粹来自于已知的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新的创新。如果新的创新出现而你无知无觉,那才是最大的危机。就像当年手机巨头并没有意识到智能手机的屏幕出现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整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作为一个小众创业公司存在。现在需要与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建立有效沟通。我个人花更多时间关注的,是如何将一个靠创始人魅力和能力支撑的创业公司,转变为一个基业常青的公司。这需要组织能力的提升。组织能力足够强,就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好的种子选手。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