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曾以“百万TPS”“零手续费”等噱头在2017年币圈掀起狂热,ICO融资超41亿美元,却因技术缺陷、监管打击和生态崩塌迅速衰落。如今改名Vaulta,试图以“Web3银行”概念重启,但核心技术和运营模式备受质疑,被指为资金盘重启,近期暴涨或为庄家操盘的回光返照。
撰文:Lawrence
EOS三浪打完,价值看500人民币,不排除爆炒的可能性突破100美元,直奔4位数
EOS本身没有风险,EOS最大的风险在于你以为有风险,可能拿不住
以上两句经典语录,我相信币圈的每个老韭菜都耳熟能详。
2018年,当韭菜们还在为比特币破万刀欢呼时,一个名为EOS的项目悄悄刷新了人类金融史上的行为艺术天花板:长达一年的ICO狂揽41亿美元,创始人Brendan Blumer(江湖人称BB)甚至被粉丝封为「区块链耶稣」。
7年后的今天,这个曾号称要「吊打以太坊」的公链,市值从巅峰180亿刀缩水到不足8亿刀,社区活跃度堪比鬼城,创始团队被SEC锤得满地找牙,连币圈著名奶王「王团长」都亏出表情包。
而就在韭菜们准备给EOS刻墓志铭时,它突然诈尸了——宣布改名Vaulta转型「Web3银行」,代币24小时暴涨超30%。这场荒诞剧,比《华尔街之狼》还刺激。
2017年的币圈,空气中弥漫着「梭哈致富」的荷尔蒙。EOS凭借「百万TPS」「零手续费」「开发者友好」三大噱头,成功让韭菜患上「区块链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明明被割,还高喊「信仰万岁」。
ICODROPS数据显示,EOS总融资额超42.1亿美金,排名第一
魔幻名场面包括:
EOS代币由2018年高点20美金下跌至最低0.4美金,跌幅超98%。
EOS市值从180亿刀跌至7.75亿刀,完美演绎「出道即巅峰」
EOS引以为傲的DPoS机制,本质是场「区块链贵族游戏」:
更讽刺的是,EOS分叉链Telos、Wax因资源成本更低,反而吸引开发者叛逃,上演「儿子打老子」的伦理剧。
2019年,SEC一纸诉状揭穿皇帝的新衣:
这波操作堪比小偷用赃款买彩票中头奖,还得到警察叔叔的掌声。
面对「技术不行,监管不行,生态更不行」的三重暴击,EOS团队祭出终极大招——重新定义银行。
根据EOS新白皮书,Vaulta要打造「Web3银行操作系统」,核心卖点包括:
(Vaulta的「四不像」架构,完美继承EOS的缝合怪传统)
为给故事镀金,Vaulta拉来exSat站台,据其介绍,exSat是 Vaulta EVM 的一个分支,可提供比特币数字银行服务和解决方案,凸显了 Vaulta 架构的能力和机遇。exSat 的链上设计不会让 BTC 停滞不前,而是将其转化为生产资本,从而实现先进的收益解决方案,包括质押、delta 中性策略、即时支付和 BTC 交易,所有这些都以高性能 UTXO 数据索引为基础。
同时Vaulta号称要:
这套「比特币生态」的话术,本质是把中本聪的遗产当营销工具,堪称「区块链啃老族」。
Vaulta最「骚」的操作,是双向交换将EOS 1:1兑换为新币,目前计划于 2025 年 5 月底进行,链上代币持有者将可以访问专用的交换门户,以将其 EOS 代币兑换为 Vaulta 的新原生代币。最初,交换将是双向的,但 4 个月的宽限期后将变为单向,具体取决于未来的更新和确认。
现有的EOS代币经济学(包括分配、供应和归属计划)将保持不变。
割韭三板斧:
Vaulta的「代币置换」本质是资金盘重启
Vaulta的「银行梦」存在三大悖论:
用V神的话说:「试图用区块链改造银行,就像给恐龙装Wi-Fi——方向没错,但物种早灭绝了。」
深扒Block.one的骚操作,堪称「花式套现教科书」:这波「监管套利+资产转移」的组合拳,让贾跃亭都直呼内行。
本次EOS暴涨30%,本质是经典坐庄四部曲: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8年的「超级节点」、2021年的「Voice社交」,每次拉盘都是逃命机会。
EOS的魔幻史,本质是币圈「技术幻想→资本收割→信仰崩塌」的标准模板。当Vaulta用「Web3银行」的新衣包装腐朽代码时,聪明的韭菜早该明白:
在币圈,唯一比白皮书更会骗人的,是创始人连夜跑的飞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