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隐私基础设施 0xbow 推出 Privacy Pools 主网,为以太坊用户提供兼顾隐私与合规的混币方案。通过零知识证明和关联集提供方(ASP)机制,Privacy Pools 可隔离非法资金,同时保护用户隐私。该工具由 Vitalik Buterin 等人提出,旨在推动区块链隐私技术标准化并缓解行业监管压力。
撰文:KarenZ,Foresight News
转载:Lawrence,火星财经
4 月 1 日,链上隐私基础设施 0xbow 宣布正式启动隐私池「Privacy Pools」主网。Privacy Pools 借鉴了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等人的研究成果,为以太坊用户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护链上隐私、又能与非法资金划清界限的混币方案。
本文将介绍 Privacy Pools 的概念、起源、开发者团队、运作机制以及其对行业的潜在影响。
Privacy Pools(隐私池)是一种新型的区块链隐私工具,旨在为用户提供匿名交易的能力,同时确保资金来源的合规性。
与传统混币服务(如 Tornado Cash)不同,Privacy Pools 通过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ZKP)和「关联集提供方」(Association Set Provider,ASP)的设计,能够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阻止非法资金混入交易池。
这种机制既满足了普通用户对隐私的需求,又回应了监管机构对合规性的要求,为 DeFi 生态提供了一种兼顾隐私与合法性的可行路径。
Privacy Pools 的概念最初源于 2023 年由 Vitalik Buterin 与 Jacob Illum(Chainalysis 首席科学家)、Matthias Nadler(巴塞尔大学 Ph.D. candidate)、Fabian Schär(巴塞尔大学创新金融中心教授)、Ameen Soleimani(Privacy Pools)共同撰写的一篇研究论文。
这篇论文探讨了如何在区块链上实现隐私与合规性的平衡,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新型隐私增强协议 Privacy Pools,解释了隐私池技术如何充当中立的基础设施,使公共区块链跨司法管辖区符合监管要求。
Rrivacy Pools 协议由 0xbow 团队发布。0xbow 是一个专注于区块链隐私与合规性基础设施的初创项目。主要团队成员包括:
该项目投资者包括 Number Group、Vitalik、BanklessVC、Public Works 和几个天使投资人。
Privacy Pools 主网启动后,Vitalik、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Tim Beiko 均向隐私池存入 1 ETH 以示支持。
Privacy Pools 架构由合约层、零知识层以及关联集提供方(ASP,Association Set Provider)层组成。合约层管理资产和状态,零知识层确保隐私,ASP 层提供合规功能。
具体而言,利用零知识证明可以让用户证明他们属于一组获批准的存款人,而无需透露其完整的交易历史记录。
而 ASP 则扮演一个合规层工具的角色,批准符合预定义标准的存款,并验证所有私人提款仅来自获批准的存款。ASP 由两部分组成:
1、服务栈(Service Stack):一套模块化服务,持续监控、记录并分类链上活动,根据用户的链上行为评估其可信度。
2、链上实例(On-Chain Instances):包括公共注册表(Public Registry)和零知识证明验证器(ZKP Verifier)。公共注册表通过智能合约存储和管理 ASP 数据,实现与区块链协议的无缝集成;ZKP 验证器则负责验证零知识证明,确保交易合规性验证过程保持隐私。
ASP 的运作机制是持续监控链上交易,定期更新「关联集」,用户可通过生成零知识证明(ZKP)证明其交易属于合规集,而无需公开具体交易细节。开发者可利用 ASP 定义基于规则的访问控制,筛选用户资格(如排除与非法活动相关的用户),从而实现隐私与合规的平衡。
Privacy Pools 允许用户通过混币协议加密交易,同时仍能证明他们的资金来自合法来源。具体运作流程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 ASP 不断更新其规则,最初批准的存款可能会被取消资格。这意味着即使用户通过了初步筛选,他们仍然可能被禁止提款。
Privacy Pools 的推出,为用户提供了兼顾隐私与合规的工具,有望推动更多机构和企业接纳区块链技术。
通过隔离非法资金,Privacy Pools 有助于减轻行业监管压力,为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扫清障碍。此外,其他隐私协议可整合 ASP 机制,增强自身合规性,推动隐私技术的标准化。当然,普通用户也能够以更安全、合规的方式参与链上活动,重新定义区块链隐私的「常态」。
然而,Privacy Pools 的成功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 ASP 的可信度、ASP 的中心化审查边界、不同司法辖区的监管适应性以及监管机构的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