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基金创始人深度解析关税影响:调整过程很可能伴随剧烈且非常规变革

Lawrence,火星财经
媒体专栏
热度: 6890

关税是一种特殊税种,具有创收、产业保护和战略价值等功能,但同时会导致效率损失、通胀分化及全球经济失衡。其影响分为基础层面和政策反馈机制两级,涉及货币政策、汇率波动及财政应对。关税调整可能引发滞胀、债务问题及地缘经济变革,需综合动态因素评估。美元地位及中美货币合作也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摘要由 Mars AI 生成
本摘要由 Mars AI 模型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还处于迭代更新阶段。

原文作者:Ray Dalio,桥水基金创始人

编译:Lawrence,火星财经

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税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基础层面:

1)创收功能:由外国生产商和本国消费者共同承担(具体分担比例取决于双方需求弹性),这种双重税基特性使其成为颇具吸引力的财政工具


2)效率损失:降低全球生产效率


3)通胀分化:对全球经济产生滞胀压力,对被征税国形成通缩效应,对征税国则加剧通胀


4)产业保护:增强征税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虽导致效率损失,但在货币与财政政策维持总需求时能提高企业生存率


5)战略价值:大国博弈时期保障本国产能的关键手段


6)平衡作用:同步改善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失衡,通俗而言即降低对外国产能和资本的依赖度——这在全球地缘冲突时期尤为重要


上述属于第一层级影响。


后续发展则取决于四大变量:


• 被征税国的反制措施


• 汇率波动情况


• 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利率调整


• 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应对


这些构成第二层级影响。


具体传导路径包括:


1)若引发报复性关税,将导致更广泛的滞胀


2)通缩压力国通常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与本币贬值;通胀压力国则倾向于紧缩政策,推高实际利率与本币汇率


3)财政政策将针对性地在通缩区域实施刺激,在通胀区域进行收缩,以此对冲部分价格波动效应


因此评估大规模关税的市场影响需考量众多动态因素,这已超出前述六个基础层面,需结合第二层级的政策反馈机制综合分析。


有三项基本判断始终成立:


1)生产、贸易与资本失衡(尤其是债务问题)必须化解,因其在货币、经济与地缘维度均不可持续——现行国际秩序必将重塑


2)调整过程很可能伴随剧烈且非常规变革(如拙著《国家破产之路:大周期循环》所述)


3)长期货币、政治与地缘影响最终取决于:债务及资本市场的财富储存可信度、各国生产率水平、以及政治体制的吸引力


当前关于美元地位的讨论值得关注:


• 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优势在于能创造超额债务需求(尽管这种特权常导致过度举债)


• 美元走强虽有利,但市场机制必然诱发特权滥用,最终迫使我们采取极端措施解决债务依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可能通过元首会晤达成人民币升值协议等非市场调节手段,这将引发前文所述的第二层级连锁反应。我将持续跟踪事态发展,及时解析各层级影响。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