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比特币跳水,黄金创历史新高,美股期货暴跌,美元指数走弱,市场对贸易战升级充满焦虑。投资者策略从高风险的“左达右饼”转向低风险的“左港右金”,寻求港股低估值机会与黄金避险属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资产配置需关注安全与多元化。
撰文:Luke,火星财经
2025年4月,全球金融市场在一夜之间被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行政令搅得天翻地覆。比特币从88,000美元的高点跳水至82,500美元,黄金则突破3,160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美元指数DXY失守102,创下去年10月以来新低,美股股指期货暴跌,15分钟内蒸发2万亿美元市值。市场用最直接的价格语言,表达了对贸易战升级的深层焦虑。
过去几年,投资圈流行过一种策略,叫“左达右饼”——左手握着英伟达这样的美股科技龙头,右手拿着比特币,追逐高风险高回报的增长。而如今,投资者却转向了“左港右金”——左手买入港股,寻求低估值和高增长潜力的机会;右手持有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首选。这种从高风险到低风险、从单一市场到多元化配置的转变,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入手,娓娓道来。
4月2日晚,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贸易不平衡最大的约60个国家征收额外关税,税率高达对方对美进口关税的一半。这意味着,美国的有效关税率可能从2024年的2.4%飙升至25.1%,超过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的水平。白宫官员信誓旦旦地表示,这将“重振美国工业”,让造船、飞机、芯片等高端产业回归美国。
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关税的计算方式时,却发现了一出“草台班子”式的闹剧。特朗普政府使用的公式是:MAX(10%,(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翻译过来,就是用贸易赤字除以进口额,得出一个比例,然后取这个比例和10%之间的最大值,作为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依据。以中国为例,表格显示中国对美征收67%的关税,美国的“对等关税”定为34%,正好是对方的一半。这种计算方式简单得让人怀疑它的严肃性——一个Excel表格拉出来,10分钟就能搞定,还美其名曰“互惠关税”。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似乎也知道这套方案过于强硬,特意留了一周的“谈判窗口”。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额外对等关税4月9日生效,期间各国可以与美国谈判,降低关税。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公开喊话:“我建议所有国家不要采取报复行动,大家可以谈嘛!”这不禁让人想起菜市场里的讨价还价:先把价格喊得高高的,然后等着对方还价。这样的政策制定方式,哪里像大国博弈,分明是一场“草台班子”式的表演。
但这场表演的后果却一点也不好笑。中金公司测算,如果这些关税完全落地,美国PCE通胀可能上升1.9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陷入“滞胀”风险。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则警告,亚洲国家最容易受到关税冲击,政策不确定性将打压企业信心,进而影响资本支出和贸易。市场的不安情绪迅速传导,比特币冲高回落,黄金则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特朗普关税政策公布当晚,加密市场经历了一场多空双杀。消息刚出,比特币一度冲上88,000美元,刷新3月25日以来高位,涨超5%;但随后公布额外对等关税后,比特币回吐涨幅,跌破82,500美元。相比之下,现货黄金短时突破3,160美元/盎司,续刷历史新高。两者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比特币毫无避险属性可言,黄金则成为市场动荡中的“定海神针”。
比特币的高波动性早已不是秘密。Blockforce Capital的数据显示,3月24日,比特币30天年化波动率攀升至71.28%,创下近一年高点,而2月23日这一指标仅为30.98%。这种过山车式的波动,恰恰反映了比特币的核心属性:它高度依赖全球流动性,与流动性的相关性高达83%。当市场情绪乐观、资金充裕时,比特币可以一飞冲天;但一旦流动性收紧或不确定性加剧,它往往首当其冲。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加剧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比特币的跳水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看空比特币。BitMEX联合创始人Arthur Hayes在今日推文中表示,如果比特币在4月15日美国税务日之前能守住76,500美元的支撑位,“我们就算脱离险境了”。他还提醒投资者“不要被震荡行情割韭菜”。从技术面看,比特币在86,000-87,000美元附近有大量抛压,但昨晚插针至88,500美元已消耗部分抛压,为下一波上涨埋下伏笔。比特币中继点位可能在93,000-97,000美元之间,终极目标在100,000-105,000美元。可见,尽管短期波动剧烈,比特币仍有上涨空间。
黄金则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逻辑。世界黄金协会提出,黄金收益率可以用一个公式近似:黄金收益率 = 3 × 全球名义GDP增长率 - 1 × 全球其他投资市场增长率。这一公式通过回测解释了黄金过去92%的价格变化,显示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经济基本面和资金博弈。在当前“滞胀”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黄金的抗通胀和避险属性被充分激活。2024年黄金以美元计价上涨27.2%,2025年初以来继续突破3,160美元/盎司,表现远超比特币。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冲击了加密和黄金市场,也让美联储陷入了两难境地。4月3日,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表示,在通胀上行风险消退之前,维持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她指出,近期通胀降温进程停滞,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攀升至32年高位,政策变化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预期。尽管一次性关税对通胀的影响理论上是短暂的,但如果波及多个领域,其影响可能更为持久。
美联储的“观望”态度,直接影响了市场流动性。4月3日,美元指数DXY失守102,日内跌幅1.67%,创下去年10月以来新低;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期货收益率分别下跌10个基点,至4.06%和3.798%。美元走弱和国债收益率下降,反映了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也为黄金的上涨提供了支撑。
与此同时,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有交易员分析指出,当前市场正在计价“最差情况”,美股股指期货大跌、比特币冲高回落都是这一过程的体现。但他也认为,4月5日之前的不确定性可能是近期顶峰,若各国与美国谈判取得进展,市场信心有望回暖。也有观点则警告,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关税,一场大规模贸易战可能爆发,对通胀和经济造成双重打击。
“左达右饼”策略的流行,离不开2020-2021年的市场环境。那是一个风险偏好极高的时期: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了美股牛市,英伟达股价从2020年的100美元左右飙升到2021年的300美元以上(拆股调整后);比特币则在2021年突破6万美元。然而,这种高风险策略的脆弱性在2022年暴露无遗。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风险,让美股和加密货币市场双双暴跌。
2025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开始转向“左港右金”策略:
从“左达右饼”到“左港右金”,本质上是投资者从追逐高增长转向寻求安全和多元化的结果。交易员预测,如果关税政策按当前数字落地,比特币本周高点可能就在88,500美元,下周美国纳税季流动性仍将紧张,预计反弹高点在90,000-91,000美元。而黄金则可能继续受益于避险需求,保持上涨势头。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将全球贸易体系推入新一轮博弈,也在金融市场掀起了连锁反应。短期来看,政策不确定性可能继续打压市场信心,比特币等高风险资产将面临流动性压力。但从技术面看,比特币仍有上涨空间,若能守住76,500美元支撑位,未来可能冲击10万美元大关。黄金则在“滞胀”风险下更具优势,预计2025年将继续刷新高点。
对于投资者来说,2025年需要更加关注大类资产之间的博弈。港股和黄金的组合,或许是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明智选择。正如老话所言:“在任何市场环境下,总有一个资产是牛市。”让我们拭目以待,2025年的市场将如何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