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罢买’美债?两年期拍卖数据暴露全球资本流向巨变

by Tyler Durden
媒体专栏
热度: 5606

近期,两年期美国国债拍卖显示海外需求大幅下降,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购买兴趣减弱。拍卖中,海外买家占比降至两年低点,而直接竞标者比例创历史新高,填补了海外买家减少的空缺。这一趋势引发市场担忧,若海外需求继续下降,美联储可能被迫重启量化宽松政策,以支持美国债务融资。市场将密切关注未来的国债拍卖,以判断海外买家是否会持续减少购买。

摘要由 Mars AI 生成
本摘要由 Mars AI 模型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还处于迭代更新阶段。

原文标题:Buyers Strike Arrives: Foreign Demand For 2Y Treasury Auction Craters To 2 Year Low

原文作者:by Tyler Durden

原文来源:https://www.zerohedge.com/

编译:Daisy, 火星财经

买家罢工时刻降临:两年期美债海外需求暴跌至两年新低

整个四月期间(尤其是两周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令人作呕的飙升之后),市场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中国是否在抛售其约1万亿美元的美债持仓。虽然要等到六月公布的四月国际资本流动(TIC)数据才能确认(即便到那时数据也最多只能提供模糊线索),但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个同等重要的信号:中国人显然不再抢购美国债券——这一结论源自今日两年期美债拍卖中"间接竞标人"(即海外买家)需求的断崖式下跌。

让我们回溯细节。

本次690亿美元的两年期国债拍卖以3.795%的高收益率定价,较上月的3.984%下降,创下去年九月以来最低水平。但较发行前交易利率3.789%仍高出0.6个基点,这是自一月以来首次出现"尾部"溢价现象,更是去年十月以来最大溢价幅度。

美国

虽然微小溢价尚可忽略,但第一个危险信号是投标覆盖率从2.66骤降至2.52,创下去年十月以来新低,也低于最近六次拍卖2.64的平均水平。

真正失控的在于内部结构:与近期3/10/30年期拍卖中"直接竞标"崩溃的情况不同,本次两年期拍卖的直接中标占比高达30.1%,堪称历史最高纪录之一。但问题在于,直接竞标的激增是以间接竞标(海外买家)的暴跌为代价——后者跌至两年最低谷。如下图所示,四月间接中标比例仅56.2%,是2023年三月银行业救助危机深渊时期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

换言之,尽管两周前海外需求还表现强劲,如今却已崩塌。若该指标再下降10-20%,美联储可能被迫重启量化宽松,履行其明示的终极使命:充当美国财政部的"最后买家"安全网。

最终,在直接竞标激增与间接竞标暴跌的双重作用下,交易商承接比例升至13.7%,高于上月的10.7%,也略高于近期11.6%的平均值(虽未达异常水平)。

美国

总体而言,这充其量是一次非常平庸的拍卖,但若非直接竞标者填补了海外买家(即中国)突然罢工留下的真空,结果可能会糟糕得多。

请密切关注本周剩余的中长期国债拍卖:不同于两周前市场紧盯直接竞标者的局面,我们现在终于触及问题核心——必须紧盯唯一重要的指标:海外买家是否最终停止为美国数万亿美元债务融资,迫使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成为唯一选择。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字:美国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