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泡泡玛特(9992.HK)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其旗下IP Labubu的Solana生态Meme币$LABUBU市值也突破4500万美元。Labubu不仅在实体潮玩市场受欢迎,还在虚拟世界引发投资热潮,成为全球文化符号。泡泡玛特通过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显著提升了营收和市场影响力,但未来仍面临监管和增长放缓的挑战。
撰文:Oliver,火星财经
2025年的金融市场,港股与Meme币的共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5月27日,泡泡玛特(9992.HK)股价攀升至229港元,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高达155%,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港元。与此同时,基于其旗下IP Labubu的Solana生态Meme币$LABUBU市值突破4500万美元,24小时涨幅达58.85%。这只尖耳獠牙、坏笑可掬的北欧森林精灵,不仅在实体潮玩市场掀起抢购热潮,还在虚拟世界点燃投资热情,成为连接文化与资本的超级符号。Labubu的崛起,究竟如何推动泡泡玛特从中国潮玩品牌迈向全球文化巨头?其背后的资本逻辑与文化叙事又揭示了怎样的新消费图景?
Meme币作为2025年加密市场的风向标,其总市值在2024年从200亿美元暴增至1200亿美元,增长500%。尽管$LABUBU并非泡泡玛特官方发行,其依托Labubu的全球IP热度迅速成为Solana生态的明星项目。5月27日,$LABUBU市值一度触及4500万美元,现报4060万美元,24小时交易额高达950万美元。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是其爆发的核心引擎。从泰国公主思蕊梵将Labubu挂在爱马仕铂金包上,到BLACKPINK成员Lisa在Instagram晒出合影,再到贝克汉姆分享女儿赠送的Labubu包挂,这只小精灵频频亮相名人社交圈,引发全球模仿热潮。
尤其在泰国,Labubu已成为现象级文化符号。2024年,泰国旅游局授予其“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并举办盛大欢迎仪式,旅游与体育部部长亲自到场助阵。曼谷街头的Labubu服饰、纹身乃至定制周边层出不穷,凸显其作为潮流文化代表的号召力。这种文化影响力迅速传导至加密市场,知名加密KOL如Ansem通过X平台发布Labubu相关内容,引发社区热烈共鸣。根据Holderscan数据,自5月14日起,$LABUBU持币地址增长超30%,显示出市场参与度和社区热情的持续升温。
然而,Meme币的高波动性与潜在风险不容忽视。5月26日,泡泡玛特通过X平台发布声明,明确表示从未发行任何Meme币,并警告用户警惕诈骗,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尽管如此,$LABUBU的热潮并未冷却。类似Chillguy、Pnut等非官方Meme币的成功案例,激励投资者押注$LABUBU。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无用即有用”哲学——“如果我们让玩偶变得有用,销量一定会下降”——与Meme币的情绪驱动逻辑不谋而合,吸引着Z世代在虚拟世界追逐Labubu的符号价值。未来,监管风险将是关键变量,美国SEC已警告不得推广未经注册的Meme币,$LABUBU的持续热潮可能面临合规挑战。
与Meme币的虚拟狂欢相呼应,泡泡玛特在港股市场的表现同样耀眼。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5%至170%,远超市场预期,其中中国市场增长95%至100%,海外市场暴增475%至480%。摩根大通首次覆盖泡泡玛特,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250港元,预测2025年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52%,2025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2%,到2027年海外收入将占总销售额的65%。高盛、美银证券等机构也纷纷上调目标价,普遍看好Labubu的全球需求及泡泡玛特的出海战略。
Labubu的成功离不开产品创新。2024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贡献了30.4亿元收入,同比增长726.6%,占公司总营收的23.3%。其核心在于“搪胶毛绒”工艺的突破:通过将搪胶的精细面部与毛绒的柔软触感结合,Labubu不仅保留了IP的辨识度,还从静态手办进化成可随身携带的“包挂”。这种创新赋予了Labubu双重属性:既是收藏品,又是彰显个性和存在感的“社交货币”。在曼谷夜市,玩家用隐藏款Labubu交换奢侈品包;在伦敦哈罗德百货,收藏家以Hermès Kelly包换取稀有款;在洛杉矶Coachella音乐节,粉丝用Labubu换取通票。这种“以物易物”的现象,凸显了Labubu作为全球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
泡泡玛特的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放大了Labubu的效应。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达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总营收的38.9%。东南亚市场贡献24亿元,同比增长619.1%,占海外收入的47.4%。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市场同比增长345%至350%,美洲市场增长895%至900%,欧洲市场增长600%至605%。公司计划2025年将美国门店数量翻倍至50家,目标直指纽约时代广场和第五大道。2024年4月14日,王宁发布全员信,宣布设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四大区域总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球运营效率。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免费榜排名飙升至第四,足见Labubu的全球号召力。
泡泡玛特的股价之路充满戏剧性。从2020年上市时的千亿市值,到2022年跌至9.8港元的低谷,再到2025年突破3000亿港元,公司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反复洗礼。2024年,Labubu的热潮推动股价屡创新高,但早期投资机构的减持引发市场热议。蜂巧资本清仓1191万股,套现21.1亿元人民币,称因基金到期而退出。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在X平台发文感慨:“从天使轮到清仓,陪伴泡泡玛特14年,过程波澜壮阔。”此外,王宁通过GWF Holding及Pop Mart Hehuo Holding Limited间接持股,2024年10月24日减持后持股比例从50.34%降至48.73%,持股价值仍接近800亿港元。这种高位减持引发投资者警惕:Labubu的热潮能否持续?泡泡玛特如何在流量退潮后维持IP生命力?
王宁对此早有回应:“很多人认为Labubu是横空出世,但2026年是其十周年,2027年是Molly二十周年。IP的生命周期非常长,我们可能是活得最久的公司之一。”泡泡玛特的IP矩阵战略为其提供了坚实支撑。2024年,前五大IP(Labubu、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合计贡献超85亿元收入,占总营收的65%。其中,Crybaby以1537.2%的增速成为最快破10亿的IP,Skullpanda和Dimoo分别贡献15.2亿元和12.8亿元。DIMOO WORLD、HIRONO、Zsiga等13个IP也突破亿元大关,显示出公司在IP孵化上的深厚功力。
泡泡玛特的IP长寿密码在于其对“情绪价值”的精准把握。Labubu的成功不仅源于产品设计,更在于其作为Z世代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的载体。2024年,公司与《哪吒2》联名推出的盲盒售出超10万件,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进一步提升授权IP收入。西部证券研报指出,泡泡玛特通过IP矩阵和品类拓展,构建了强大的品牌壁垒。2024年,手办品类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仍为第一大品类;毛绒品类收入暴增1289%至28.3亿元,成为年度爆品。这种多元化布局,不仅分散了单一IP的风险,还通过“线下体验+线上触达”双轮驱动,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
Labubu的成功,折射出潮玩与Meme币共享的文化经济逻辑:两者均以情绪价值为核心,通过社交媒体的裂变传播和社区认同迅速破圈。在TikTok和Instagram上,#Labubu话题下的开箱视频、穿搭搭配和“娃墙”展示吸引了数百万粉丝,部分账号在短时间内聚拢百万关注。谷歌趋势显示,2025年5月,Labubu的全球搜索热度远超PEPE、DOGE等Meme币相关IP,凸显其作为全球文化符号的地位。
Labubu已从单一潮玩进化为“社交货币”。2024年,“前方高能”系列盲盒全球发售,国内电商平台秒罄,芝加哥、伦敦、东京原宿等地门店彻夜排队。原价99元的普通款溢价10%至200%,隐藏款高达2300元,溢价超20倍。在曼谷夜市,玩家用隐藏款Labubu交换奢侈品;在伦敦哈罗德百货,收藏家以Hermès Kelly包换取稀有款;在上海潮流展,玩家用三台iPhone 14 Pro换取隐藏款。这种“以物易物”现象,不仅验证了Labubu的收藏价值,还将其推向“另类理财工具”的地位。$LABUBU的Meme币热潮进一步放大了其文化影响力,尽管非官方发行,却因IP的全球号召力成为Solana生态的亮点。
泡泡玛特的渠道创新也为其文化输出提供了支撑。2024年,中国内地新增38家门店至401家,机器人商店达2300间;线上渠道中,抖音平台收入增长112.2%,海外电商表现更为强劲,官网收入增长1246.2%,TikTok平台收入暴涨5779.8%。这种“线下体验+线上触达”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粘性,还通过社交媒体的裂变传播,将Labubu推向全球年轻人的视野。
Labubu的热潮为泡泡玛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动能,但未来的挑战不容忽视。高基数效应可能使后续增长放缓,海外扩张的成本压力也在增加。Meme币市场的监管风险同样关键,SEC已警告不得推广未经注册的Meme币,未来监管趋严可能影响$LABUBU的交易环境。此外,如何在流量退潮后维持IP热度,是泡泡玛特必须解决的课题。
然而,机遇同样显著。2024年,公司推出《梦想家园》游戏和收藏卡牌等新品类,显示出品类拓展的潜力。摩根大通预测,语音识别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潮玩的互动性。西部证券研报指出,泡泡玛特2025年收入预计增长超50%,海外增速超100%,计划新开100家门店,布局墨西哥、加拿大等市场。Labubu的成功证明了公司在IP运营和全球化布局上的核心竞争力,其普世性的文化价值为全球扩张提供了广阔空间。
从港股的千亿市值到Meme币的千万美元热潮,Labubu以一只森林精灵的姿态,连接了实体与虚拟,点燃了全球年轻人的热情。泡泡玛特用15年的积淀,证明了潮玩不仅是短暂的风潮,而是一个承载文化与情绪价值的长期赛道。港股与Meme币的齐飞,不仅是资本市场的狂欢,更是Z世代文化经济的缩影。未来,泡泡玛特能否继续乘风破浪,Labubu能否成为下一个Hello Kitty?时间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