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太坊价格突破3400美元,推动美股市场掀起“以太坊微策略”浪潮,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将ETH纳入资产负债表实现估值重构。SharpLink Gaming等企业凭借ETH储备策略股价暴涨,吸引资本关注。ETH的稀缺性、质押收益及监管优势成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加密资产证券化趋势加速。
撰文:White55,火星财经
当上市公司集体将资产负债表押注以太坊,一场华尔街与加密原生资本的共谋正在改写市场游戏规则。
7月17日凌晨4点,以太坊价格突破3400美元关口,创下自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单日涨幅高达10%。
这一轮暴涨背后,美股市场正悄然掀起一场“以太坊微策略”革命——从濒临退市的博彩技术公司SharpLink Gaming(SBET),到单日触发熔断的Bitmine Immersion(BMNR),十余家上市公司通过将ETH纳入资产负债表,在资本市场掀起估值重构风暴。其中SharpLink的股价在两周内从10美元飙升至37.38美元,单日涨幅高达29%,成为这场资本实验的旗帜性案例。
当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储备策略被证明难以复制时,一批美股上市公司正转向以太坊开辟新战场。这场转型浪潮中的核心玩家已形成明确梯队:
SharpLink Gaming(SBET):作为“以太坊微策略”的范式开创者,这家曾濒临退市的博彩技术服务商在5月27日宣布完成由ConsenSys领投的4.25亿美元私募融资,资金全额用于购买以太坊。更令市场震动的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seph Lubin亲自出任董事会主席,将资本运作深度绑定以太坊生态基因。其股价在公告后三日暴涨1756%,市值从400万美元膨胀至25亿美元。
截至7月中旬,该公司持有29.4万枚ETH,价值8.58亿美元,超越以太坊基金会成为全球最大企业级ETH持有者。
Bitmine Immersion(BMNR):紧随其后的跟风者展现出更极致的资本杠杆。该公司筹集2.5亿美元专用于购买ETH,定位为“纯以太坊国库策略公司”,股价在一周内疯狂暴涨3000%,吸引Founders Fund等顶级风投入局。7月14日其股价单日再涨35%,因交易过热多次触发熔断机制。
多元化储备阵营:除上述激进派外,传统行业转型企业构成第二梯队。电子商务平台Treasure Global、集成电路企业Nano Labs、在线支付服务商BTCS等纷纷将ETH纳入资产配置,持仓量在7000至15000枚不等。这些公司虽未获得SharpLink级别的资本溢价,但股价平均涨幅仍达ETH现货价格的3-5倍。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公司多数曾深陷经营困境。以SharpLink为例,其2024年营收仅366万美元,同比下滑26%,现金储备不足150万美元。正是这类“僵尸企业”通过绑定以太坊叙事,实现了从边缘股到资本宠儿的惊天逆转。
“现在再做比特币微策略,已经很难炒起来。”一位参与SBET资本运作的投行人士道破天机,“但ETH的想象空间完全不同——市值仅为比特币的三分之一,生态应用却更庞大,这就像在2019年发现第二个MicroStrategy。”
更深层的资本逻辑在于三重不对称优势:
稀缺性溢价窗口:截至2025年上半年,宣布建立加密储备的29家美股公司中,20家选择BTC,仅3家押注ETH。这种悬殊比例创造了短暂的时间窗口,后入者通过ETH叙事可快速建立市场辨识度。Bitmine Immersion的3000倍股价涨幅正是这种稀缺性溢价的极致体现。
质押收益叠加:与比特币的静态储备不同,ETH可通过质押产生额外收益。SharpLink将95%的ETH储备用于质押,年化收益约3.5%。若未来推出带质押功能的现货ETF(市场预计2025年Q4落地),企业持有的ETH将变身“生息资产”,进一步放大财务模型吸引力。
监管套利空间:美国《CLARITY法案》明确将ETH归类为CFTC监管的“数字商品”,彻底消除其证券属性争议。相较比特币面临更严苛的银行资本金要求(Basel III框架下风险权重1250%),ETH的合规路径更为清晰,降低机构配置的隐性成本。
ETH微策略公司的股价表现远超ETH本身涨幅,形成独特的13倍杠杆效应。其核心机制在于三重资本运作术:
流通盘控制术:SharpLink在4.25亿美元融资中发行的6910万新股,仅200万股可即时流通,人为制造股票稀缺性。当ETH价格上涨引发市场关注时,有限的流通盘极易被资金推高,形成价格与关注度的正向循环。
质押收益资本化:通过ParaFi Capital等专业机构实施Staking与Re-staking策略,企业在ETH价格增值外获取额外年化收益。当ETH价格突破3000美元时,SharpLink仅质押收益就达9183万美元,这些“隐形利润”成为财报催化剂。
期权溢价转化: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获得类似杠杆做多ETH的暴露,却规避了期货合约的清算风险。期权市场数据显示,6月底到期的ETH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激增,衍生品市场的狂热进一步反哺正股溢价。
这种模式吸引更多效仿者加入。
7月初,Siebert Financial宣布发行可转换票据募资5780万美元用于购买ETH;Treasure Global则通过股权质押贷款获取2000万美元ETH配置资金。“募资-买币-质押-股价上涨-再募资”的资本飞轮已然成型。
以太坊突破3400美元绝非单一资本叙事驱动,而是多重基本面因素的质变:
ETF资金洪流:贝莱德的ETHA基金自4月以来累计购入33亿美元ETH,富达单日流入1220万美元。过去两周以太坊现货ETF净流入达15.5亿美元,机构资金正以日均1亿美元规模涌入。
交易所流动性枯竭:上市公司的集体囤币行为导致交易所ETH存量降至近9年最低点。当7月16日ETH突破3300美元时,BitMEX上价值2400万美元的空头头寸在1小时内被清算,流动性短缺放大价格波动。
监管与技术共振:美国《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建立合规框架,巩固以太坊作为数字美元结算层的地位;同时Pectra升级将验证者质押上限从32 ETH提升至2048 ETH,优化Layer-2吞吐量。技术迭代与政策松绑形成双重助力。
质押锁仓螺旋:Dune数据显示,2025年6月新增质押ETH超50万枚,总量首破3600万枚,长期持有地址积累2280万枚。当前将近30%的流通供应被锁定,任何新增需求都将剧烈冲击价格。
这场实验正在催生更激进的金融创新。Robinhood基于Arbitrum构建的L2网络已支持欧盟用户交易代币化美股;Bitget通过与xStock合作上线TSLAx、NVDAx等代币化股票产品。当传统资产通过以太坊网络证券化,其底层结算层的价值捕获能力将呈指数级增长。
据Bitwise预测,下半年将有100亿美元继续涌入以太坊ETF,而《CLARITY法案》本周三的投票若通过,将为机构托管扫清最后障碍。届时,企业ETH储备策略将从个案演变为系统性现象——当资本通过股票代码而非钱包地址持有以太坊,加密市场正式进入证券化时代。
此刻突破3400美元的ETH,不过是这场价值重构实验的开场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