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do Global Markets (GM) 旨在通过与传统金融市场流动性直接整合,解决RWA代币化中的流动性匮乏问题,提供24/7全球访问和即时铸造/赎回功能。
撰文:Luke,火星财经
Ondo Global Markets (GM) 的推出,标志着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领域的一次重要演进。它并非简单地将另一类资产上链,而是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第一代 RWA 平台所面临的关键瓶颈——即流动性匮乏与平台依赖性。本报告旨在深入剖析 Ondo GM 的架构,揭示其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是一种旨在将传统金融市场的深厚流动性引入开放式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全新金融哲学。其核心创新在于与传统市场流动性的直接整合,以及赋予代币化证券“稳定币般”的可组合性。
在 Ondo GM 出现之前,RWA 代币化的尝试虽多,但未能获得大规模采用。这些早期项目普遍面临三大结构性障碍,导致其无法发挥区块链技术的真正潜力。首先,它们倾向于代币化本身流动性不足的资产,例如私募信贷、单一房地产项目或利基证券 。这种做法仅仅是将现实世界中的非流动性复制到了链上,并未创造实质性的价值增量。其次,这些代币化资产与真实世界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严重脱节。持有一个代币化的债券,如果无法在需要时以市场公允价格即时出售,那么其效用将大打折扣 。最后,这些早期的 RWA 平台未能与蓬勃发展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有效融合,导致其代币化资产成为一个个孤立的“数据孤岛”,无法在更广泛的链上协议中自由流转和使用 。
这些根本性的缺陷使得第一代 RWA 平台更像是技术实验,而非能够颠覆传统金融的可行方案。它们未能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即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式接入全球优质资产。
Ondo GM 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思路,其愿景被定位为“华尔街 2.0” ,旨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TradFi)与 DeFi 的坚实桥梁 。其架构理念的核心,并非创造全新的、独立的链上市场,而是将现有且流动性极强的传统金融市场(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进行“端口化”,使其能够在链上被访问和编程。
这种理念的转变,意味着 Ondo GM 的战略重心从“资产代币化”转向了“流动性移植”。平台不仅仅是为现实世界的股票或 ETF 创建一个数字孪生体,更是要确保这个数字孪生体能够即时、无缝地接入其背后对应的庞大流动性池 。这一转变使其不再是其他 RWA 项目的直接竞争对手,而是对传统券商平台和跨境投资服务的有力挑战。其真正的颠覆性在于金融和物流层面的效率提升,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新颖性。
为实现这一目标,Ondo GM 的设计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特性展开:
Ondo GM 的生态系统设计旨在为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创造独特的价值,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 :
通过提供流动性强、收益稳定(通过股息)且合规的抵押品,Ondo GM 正在为 DeFi 生态系统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高质量基础层。这些代币化证券有望成为下一代 DeFi 协议的核心抵押物,解决当前 DeFi 主要依赖波动性大且监管不确定性强的原生加密资产作为抵押品的困境。因此,Ondo GM 的长远成功可能不仅取决于其直接用户的规模,更取决于在其之上构建的生态系统的繁荣程度。它正将自己定位为未来开放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本部分将详细阐述 Ondo Global Markets 交易模型的完整流程,为用户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范本。从投资者准入资格审查开始,到资产的链上铸造、赎回,直至最终的二级市场流转,我们将逐步解析每个环节的核心机制与设计考量。
进入 Ondo GM 生态系统的第一步是通过严格的 onboarding 流程,这体现了其“合规优先”的设计原则。所有希望直接从平台铸造或赎回代币化证券的用户,都必须完成强制性的“了解你的客户”(KYC)审查 。这一流程旨在确保平台运营符合全球复杂的证券法规。
Ondo GM 的准入框架分为两个层级:
下表总结了主要司法管辖区的投资者资格要求:
表 1:各司法管辖区投资者资格要求摘要
这些严格的准入控制是 Ondo GM 与无需许可的 DeFi 协议最本质的区别,也是其能够在合规框架内运营的基石。
通过资格审查的投资者可以直接在 Ondo GM 平台上申购并铸造代币化证券。整个流程被设计得高效且透明。
投资者同样可以随时将其持有的代币化证券赎回,将其转换回传统金融体系中的价值。
Ondo GM 模型最具革命性的特点在于其代币的可转移性设计。平台巧妙地将一级市场的发行与二级市场的流转分离开来。
这种“受监管的核心,无需许可的边缘”模型是一种精巧的监管与技术架构。它将合规的重担集中在与传统金融系统直接交互的一级市场(铸造/赎回)环节,而让代币本身能够在受地理限制(非美国)的无需许可环境中,充分利用开放区块链所带来的网络效应和可组合性。这一混合模型很可能成为未来 RWA 项目的标准范式,因为它在满足证券监管的严格要求与满足用户及开发者对开放性的期望之间取得了有效平衡。
然而,这种设计也带来了潜在的合规挑战。尽管平台的意图是让非美国用户之间进行交易,但区块链的全球性和假名性使得技术上难以完全阻止美国用户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等渠道获取这些代币。文档中提到“根据需要将许可机制内置于分发层” ,这是一个关键但模糊的表述,暗示可能存在智能合约层面的白名单或黑名单机制,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与“自由转移”的宣称相矛盾。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链上执行机制,Ondo 可能需要依赖于 DEX 前端等二级平台通过 IP 地址过滤等方式进行合规,而这是一种众所周知存在漏洞的方法。因此,如何有效防止代币流入被禁司法管辖区,将是 Ondo 面临的一个重大运营和监管风险,也是监管机构和机构合作伙伴关注的焦点。
下表对铸造与赎回流程进行了直观比较:
表 2:交易流程对比(铸造 vs. 赎回)
Ondo Global Markets 的核心价值主张在于其代币与现实世界资产之间严格的 1:1 支持关系。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技术、法律和运营机制,阐明平台如何构建一个可信、透明且具备机构级安全水准的抵押模型,以确保每一枚代币的价值都得到充分保障。
Ondo GM 代币的价值直接来源于其背后持有的高质量、高流动性的公开交易证券。
这种自动复利的价值累积机制是该模型的一个关键创新。它不仅为投资者简化了税务处理的复杂性,还在代币内部创造了价值的持续增长,使其成为比纯粹价格追踪工具更强大的长期投资工具。当这种代币被用作 DeFi 协议中的抵押品时,用户抵押的不再是一个静态价值的资产,而是一个能够自主增值的资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抵押品的动态,可能催生出具有更低清算风险、更高借贷价值比(LTV)的借贷市场,甚至可能实现“自偿还贷款”——即抵押品产生的收益可以逐步偿还债务。这使得代币从单纯的抵押物,转变为 DeFi 机器中一个活跃的、能产生收益的引擎。
Ondo GM 的安全框架是通过多层次的法律结构和与顶级机构的合作来构建的,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资产,其设计思路直接回应了中心化金融(CeFi)平台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弊端。
这一整套法律和运营结构,是对 Celsius、FTX 等 CeFi 平台崩溃根源的系统性回应。通过破产隔离的 SPV 解决了资产混同问题;通过明确授权的证券借贷模式解决了不透明的风险操作问题;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担保代理人解决了投资者在违约事件中缺乏追索权的问题。因此,Ondo GM 向机构投资者提供的核心价值,不仅是链上投资的便利性,更是一种比传统零售经纪和 CeFi 平台更为透明和稳健的投资者保护模型。
下表清晰地展示了各关键合作伙伴及其在安全框架中的角色:
表 3:关键安全与信托合作伙伴及其职责
为进一步增强信任,Ondo Finance 采取了严格的审计和信息披露政策。
尽管智能合约的审计报告是公开可查的,但关于财务审计的声明相对笼统。为了完全验证 1:1 资产支持的承诺,未来公开发布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储备金证明或财务审计报告将是建立长期信任的关键一步。
本部分将对 Ondo Global Markets 进行全面的战略评估,分析其面临的潜在风险、在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中的定位,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轨迹。通过综合前述的运营和技术细节,我们将提供一个更具前瞻性的、多维度的分析。
尽管 Ondo GM 的设计精良,但它仍然面临来自监管、技术和运营层面的多重风险。
Ondo Finance 在 RWA 赛道中已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在代币化美国国债领域 。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产品设计和生态整合。
对 Oasis Pro 的收购,不仅仅是获取牌照,更是在构建一道深厚的“监管护城河”。在 RWA 领域,最大的长期威胁并非其他加密初创公司,而是像贝莱德、摩根大通这样的传统金融巨头决定亲自下场,绕过 Ondo 直接发行代币化产品 。获取一套完整的证券牌照是一个耗时数年、成本高昂且充满监管挑战的过程。通过此次收购,Ondo 从一个可能被替代的技术服务商,转变为一个难以复制的、受监管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对于希望进入美国代币化证券市场的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与已持牌的 Ondo/Oasis Pro 合作”将成为比“自己从零开始构建”更快捷、更高效的路径。
Ondo Global Markets 代表了 RWA 发展的第二代浪潮。其真正的创新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资产上链,通过精巧的法律架构和对底层流动性的锚定,成功地将传统金融市场的核心优势——深度流动性和高质量资产——移植到了开放的区块链网络中,并赋予了这些资产前所未有的可组合性。
然而,这一战略也预示着 Ondo 未来将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如何管理两个并行但理念迥异的生态系统。其全球市场(Global Markets)建立在“受监管的核心,无需许可的边缘”模型之上,强调开放性和“稳定币般”的自由流转 。而其未来基于 Oasis Pro 的美国平台,则必然是一个更加封闭、严格监管的“围墙花园”,所有参与者和交易都将在持牌的 ATS 系统内受到严格的白名单控制 。
这种模式上的分歧可能会导致流动性的碎片化——全球平台的代币可能与美国平台的代币无法互通。Ondo 未来的成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有效管理这两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张力。是全球平台的流动性和可组合性优势倒逼美国监管采纳更开放的标准?还是美国平台的合规重负迫使全球平台增加更多限制?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将定义 Ondo 的未来,也可能为整个 RWA 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照。
总体而言,Ondo Global Markets 凭借其清晰的愿景、稳健的架构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已将自己定位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关键枢纽。它不仅为全球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机遇,也为 DeFi 生态的未来演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 RWA 领域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Ondo 能否在保持合规与推动创新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将是决定其能否最终实现“华尔街 2.0”宏伟蓝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