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与宏观经济紧密关联,流动性轮动、美联储政策和机构采用将决定周期演变。2026年可能成为重要风险周期,加密货币受益但表现更规范。
原文作者:arndxt,加密宏观分析师
原文编译:Luke,火星财经
最大的结构性结论是,加密货币不会与宏观经济脱钩。 流动性轮动的时机和规模、美联储的利率轨迹以及机构的采用模式将共同决定这个周期的演变方式。 与2021年不同,即将到来的“山寨季”(如果真的出现的话)将会更慢、更具选择性,并且更侧重于机构参与。 如果美联储通过降息和债券发行来提供流动性,同时机构的采用率不断提高,那么2026年可能会成为自1999-2000年以来最重要的风险周期,加密货币将从中受益,尽管其方式将更加规范,爆发性更弱。
1999年,美联储加息175个基点,而股市则一路飙升至2000年的顶峰。如今,远期市场正在消化相反的预期:到2026年底将降息150个基点。如果这一预期实现,这将代表一个增加流动性的环境,而非抽干流动性。
进入2026年的市场环境,在风险偏好方面可能与1999/2000年相似,但利率的走向却完全相反。如果真是这样,2026年可能会被证明是“打了兴奋剂的1999/2000年”。
将当今市场与上一个主要周期进行比较:
比特币的表现相对于流动性状况有所滞后,因为新增的流动性一直被困在上游的短期国债和货币市场中。作为风险曲线上最末端的一环,加密货币只有在流动性向下游传导之后才能受益。
推动加密货币表现优异的催化剂:
当这些条件解锁时,加密货币在历史上通常会在周期的末期(在股市和黄金之后)出现反弹。
尽管存在这个看涨的流动性框架,但仍有几个风险迫在眉睫:
下一个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将不再是投机性的流动性冲击,而更多是加密货币在结构上融入全球资本市场。 随着机构资金的流入、规范的风险承担行为以及政策驱动的流动性转变相互融合,2026年可能标志着加密货币从“繁荣-萧条”周期向具备系统性重要性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