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ffin AI 代币遭恶意增发,$GAIN 单日暴跌 98% 始末

币界网
媒体专栏
热度: 3677

前一日刚通过币安 Alpha 完成空投的 Web3 AI 项目 Griffin AI,其原生代币 $GAIN 在短短一小时内从 0.163 美元的高点暴跌至 0.003 美元,跌幅接近 98%,几乎归零。

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25 日,加密货币市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闪电崩盘"。前一日刚通过币安 Alpha 完成空投的 Web3 AI 项目 Griffin AI,其原生代币 $GAIN 在短短一小时内从 0.163 美元的高点暴跌至 0.003 美元,跌幅接近 98%,几乎归零。这场灾难的背后,是一起针对跨链协议漏洞的精准黑客攻击,也为狂热的加密货币市场敲响了安全警钟。

空投即“暴雷”:一场始于期待的崩塌

作为欧洲 Web3 领域的代表性项目,Griffin AI 曾因融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定位备受关注。该项目由曾参与纳斯达克 1 亿美元 IPO 的 Oliver Feldmeier 创立,核心目标是打造无需代码即可创建 AI 驱动交易代理的去中心化平台,其生态系统包含 Agent Builder、Agent Playground 等特色工具。

$GAIN 作为其原生实用代币,承担着平台支付、高级访问、身份管理等核心功能,原定总供应量 10 亿枚,流通量 2.35 亿枚,且明确宣称 "固定供应,不重印"。

9 月 24 日晚间,币安 Alpha 向积分超过 210 分的用户进行GAIN空投,这一背书让市场对代币充满期待,然而空投结束仅12个小时,灾难便骤然降临。

9 月 25 日上午,检测数据显示,GAIN 价格开始断崖式下跌,从最高 0.163 美元极速跌至 0.003 美元,市值近乎蒸发殆尽,无数早盘入场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出现 “1 个 BNB 进去,0.1 个出来”的惨烈情况。

Griffin AI 代币遭恶意增发,$GAIN 单日暴跌 98% 始末

攻击朔源:跨链协议漏洞下的50亿枚增发

随着价格崩跌,Griffin AI 创始人 Oliver Feldmeier 迅速发推披露了攻击细节。黑客并未采用传统的合约代码破解方式,而是将目标瞄准了跨链机制的信任漏洞,通过 LayerZero 协议发起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攻击。

攻击路径清晰地展现了黑客的技术预谋:

首先,攻击者部署了一个假冒的以太坊代币合约(代币代号 TTTTT,地址 0x7a8caf),随后通过非法手段将这个假合约添加为GAIN在以太坊端的 LayerZero(对等节点),成功替换了官方合约。利用LayerZero跨链协议的信任机制,黑客将以太坊上的假代币跨链映射至BNB链,进而绕过官方权限,在BNB链上恶意铸造了50亿枚GAIN—— 这一数量是代币原定总供应量的 5 倍,瞬间彻底摧毁了市场供需平衡。

原文及翻译:

Griffin AI 代币遭恶意增发,$GAIN 单日暴跌 98% 始末

紧急止损:官方与交易所的联合应对

面对危机,Griffin AI 团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9 月 25 日上午,项目方首先移除了 BNB 链上GAIN的官方流动性池,阻断攻击者继续抛售的主要渠道,并明确警告用户“任何攻击者创建的流动性池均非官方,存在安全风险”,随后,官方正式向所有上线

GAIN 的交易平台发出请求,要求立即暂停 BNB 链上 $GAIN 的充值、交易与提款功能,从交易层面切断风险扩散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攻击具有明显的链端针对性。Griffin AI 在公告中特别说明,以太坊链上的 $GAIN 未受影响,仅 BNB 链上的代币因跨链机制被篡改而出现问题,这为后续可能的资产分割或代币重置保留了一定空间。

市场在恐慌情绪释放后出现短暂反弹,$GAIN 价格从 0.003 美元一度回升至 0.045 美元,涨幅达 800%,截至 9 月 25 日 16 时,价格稳定在 0.026 美元至 0.0364 美元区间波动。但这种反弹更多源于短期抄底资金的博弈,并未改变项目基本面受损的核心事实。

截至发稿,Griffin AI 团队尚未公布具体的用户补偿或代币重置方案,仅表示将持续调查并发布后续说明。

这场发生在币安 Alpha 光环下的攻击事件,不仅给 Griffin AI 的发展蒙上阴影,也让市场重新审视 Web3 与 AI 融合项目的安全边界 —— 在追逐技术创新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或许才是项目生存的根本。

Griffin AI 代币遭恶意增发,$GAIN 单日暴跌 98% 始末

行业反思:跨链时代的安全新挑战

此次 $GAIN 事件并非个例,而是加密货币安全风险演变的最新缩影。就在几天前,Web3 社交平台 UXLINK 已因多签钱包私钥泄露导致代币被大量增发,最终只能通过发行新代币替换旧合约解决问题。

这两起事件共同揭示了一个新趋势:在 DeFi 基础合约日益成熟的今天,黑客正将攻击重心转向代币发行权限与跨链信任机制等更隐蔽的环节。

对于项目方而言,此次事件暴露了跨链集成中的安全短板。LayerZero 等跨链协议的 "信任假设" 并非绝对安全,对节点认证、合约验证等环节的疏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正如行业分析指出,资金池被盗尚有恢复可能,但代币增发或发行权限失守对项目的伤害往往是永久性的,直接摧毁投资者信任基础。

对于普通投资者,这场暴跌再次印证了加密货币市场的高风险性。即便是有头部平台背书的项目,也可能因技术漏洞在短期内归零。

市场情绪从空投时的狂热到崩盘后的质疑,折射出投资者对 "平台背书 = 安全" 的认知误区,也提醒参与者需更关注项目的技术审计、跨链机制设计等底层安全细节。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本内容旨在传递行业动态,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