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402协议通过复活HTTP 402状态码,将支付嵌入互联网底层协议,为AI经济提供高效微支付解决方案,成为机器对机器支付的新标准。
撰文:Oliver,火星财经
一个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自治代理经济”(Agentic Economy)正从科幻走入现实。在这个新大陆上,AI 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能够自主决策、执行任务、甚至相互“雇佣”的经济参与者。
但一个核心问题随之而来:AI 代理们,该用什么“钱”?
它们每秒钟可能需要进行数万次交易,每笔交易可能低至 0.001 美分。为 AI 模型的一次推理付费,为 API 的一次调用结算——这些都是传统金融系统无法想象的场景。
我们熟悉的支付巨头们当然嗅到了商机。Stripe 携手 OpenAI 推出了“代理商业协议”(ACP),试图将企业级支付“AI 化”;Google 则扮演“联合国”角色,制定上层“授权”框架(AP2);PayPal 更是重注 L1 区块链 GoKiteAI,试图从底层分一杯羹。
巨头们都在“另起炉灶”,用“平台”的思路在旧大陆上修建“AI 专线”。
就在此时,Coinbase 打出了一张石破天惊的牌。它没有“发明”新东西,而是选择“复活”一个沉睡了 25 年的互联网“幽灵”——HTTP 402 状态码。
这个在万维网黎明时期就被定义为“需要付款”的协议,因当时缺乏全球化、低摩擦的支付方式而被无限期搁置,成了互联网历史上最著名的“未兑现的支票”。
此举起初可能被视为 Crypto 圈的又一次“小众实验”,直到它引来了最意想不到的关注。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Atlanta)近期罕见地发文讨论 x402,将其视为“机器对机器支付的新世界”。

美联储的关注,瞬间将 x402 从“圈内热点”抬升到了“全球标准竞争者”的层面。 这迫使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幽灵协议”能C位出道,成为 AI 经济的焦点?
答案是:x402 不是一个“App”或一个“平台”,它是一个“协议”。
它不是在笨拙的旧系统上“打补丁”,而是回到了互联网最底层,将“支付”变成了像“GET”(获取)和“POST”(提交)一样的“原生动词”。它让价值交换像信息流动一样,成为网络与生俱来的一部分。
这是一种哲学性的、架构性的“重置”。它代表了 Crypto-Native 阵营的回答:面对 AI 经济,我们不需要在“围墙花园”里修修补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把互联网本该拥有的“价值层”还给它。
在巨头林立的战场中,Coinbase 携 x402 协议切入,打出了一张极具 Crypto-Native 风格的牌。它的方案不是另起炉灶,而是选择“复活”一个沉睡了 25 年的互联网“幽灵”——HTTP 402 状态码。
这个在万维网黎明时期就被定义为“需要付款”的协议,因当时缺乏全球化、低摩擦的支付方式而被无限期搁置。Coinbase 的计划,就是激活它,为互联网构建一个原生的经济层。
x402 协议的核心魅力在于其设计的优雅简洁,它将支付无缝地融入了最基础的 HTTP 协议之中,使其成为一种网络世界的“原生动词”。

传统的在线支付流程是断裂的:用户点击“购买”,被重定向到第三方支付网关,输入信息,完成验证,再被送回原始网站。这个过程不仅体验繁琐,而且对于需要高频、自动化交易的机器而言,几乎是不可行的。
x402 协议彻底颠覆了这一模式。它将支付流程直接嵌入到标准的 HTTP 请求-响应周期中。当一个客户端(无论是浏览器还是 AI 代理)请求一个需要付费的资源时,服务器不再返回 200 (OK),而是返回一个 402 (Payment Required) 状态码。
这个 402 响应本身就包含了完成支付所需的所有信息——价格、接受的代币、收款地址和所在的区块链网络。客户端收到这个“支付挑战”后,在本地构建并签署一个支付凭证,然后将其附加在一个新的 HTTP 头部(X-PAYMENT)中,重新发送原始请求。服务器验证支付凭证后,便返回 200 (OK) 和请求的资源。
整个过程一气喝成,支付不再是一个外部流程,而成为了与服务器“对话”的一部分。
这个流程听起来简单,但“魔鬼”藏在细节中。如果让每个开发者自己去运行节点、验证链上交易、管理私钥,这个协议根本无法推广。
Coinbase 对此心知肚明,并推出了一个“可选但官方强烈推荐”的关键组件:协调器(Facilitator Server)。
“协调器”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它代替资源服务器处理所有与区块链相关的繁重工作,如验证链上交易、等待区块确认和处理结算。通过将这些任务外包给协调器,资源服务器的开发者无需自己运行区块链节点或管理私钥,极大地降低了 Web2 开发者接入的门槛。
这展现了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Coinbase 开发者平台(CDP)顺势推出了一个官方托管的协调器服务,该服务在 Base 网络上处理 USDC 支付,并且完全免费。
这为所有希望尝试 x402 的开发者创造了一条“最小阻力路径”。通过将最简单的入口指向自家的协调器,Coinbase 能够自然而然地将交易流量、开发者活动和流动性汇集到其 Layer 2 网络 Base 上,并进一步巩固 USDC 的主导地位。因此,这个“可选”的协调器,实际上是整个战略的核心 Infra:它将一个开放的协议,包装成了近似于中心化托管服务的体验,以极致的便捷性将用户和开发者“捕获”进 Coinbase 的生态版图。
x402 的高明之处在于其精准的定位。要理解 x402,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为什么 Base 生态需要两个支付协议(x402 和 Base 商业协议 BCP)?

答案很简单:用 AI 代理“买一杯咖啡”和“买一台电视”是完全不同的场景。
x402 的机制是“一次性支付并获取资源”。这非常适合无状态、即时性的微交易,例如:AI 代理按次调用 API、按 Token 支付模型推理费用、购买单篇数据。这种清晰的战场分野,让 x402 避开了与 Stripe 在“存量电商”上的正面冲突,转而切入一个 Crypto 真正具有碾压优势的新大陆。下表清晰地对比了这两种协议的定位:

x402 与 Base 商业协议 (BCP) 的战略定位对比
x402 是 AI 代理的“零钱包”,用于支付小额服务费;而 BCP 是 AI 代理的“信用卡/借记卡”,用于处理有流程、有风险、需要履约的真实商业活动。
x402 的精准定位,使其迅速找到了应用场景,一个多元化的生态正在迅速形成。
治理与联盟
一个协议的成功,首先看“搭台”的阵容。x402 的“朋友圈”堪称豪华。
核心基础设施:“代理”的搜索引擎
AI 代理经济面临一个核心的“冷启动”难题:一个 AI 代理如何动态地发现并支付一个它此前未知的服务?
x402 Bazaar 应运而生。它被誉为“代理的搜索引擎”,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服务注册和发现机制。服务商可以在 Bazaar 上发布其 API 的元数据(功能、价格等),AI 代理则可以像“逛市场”一样自主寻找并支付使用这些工具。
同时,PayAINetwork 等项目成为开源工具的核心贡献者,它们提供的 TypeScript 库和中间件,让开发者能以最少“一行代码”的方式将 x402 集成到应用中。
核心生态项目盘点

生态的繁荣最终体现在应用上。x402 已经在多个垂直领域展现了强大的牵引力。$PING 代币的铸造事件为 x402 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真实世界压力测试,该事件中协议处理了超过 15 万笔交易。下面我们将以文字形式盘点几个关键的生态项目:
在 AI 代理平台领域,Questflow 作为多代理编排的领导者,已通过其多代理编排协议(MAOP)处理了超过 13 万笔 x402 交易。这是 x402 迄今为止在规模化应用中最有力的“概念验证”。该项目已完成 6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cyber•Fund 领投),虽未发币,但其早期实验性代币 $SANTA 市值已达 800 万美元左右。

同样在 AI 代理平台赛道,GoKiteAI (Kite AI) 的定位是 L1 区块链,目标是打造“智能体互联网”的基础交易层。该项目获得了由 PayPal Ventures 和 General Catalyst 领投的 1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总融资 3300 万美元),这标志着顶级风投对“AI 代理 + 链上支付”这一叙事的高度认可。Kite AI 已明确表示会发币,其 FLY THE KITE NFT 已在市场上交易,地板价约 0.5 ETH。

其他 AI 平台也在迅速跟进。Daydreams(代币 $dreams,市值约 1200 万美元)的“Dreams Router”是一个通用 LLM 网关,它巧妙地使用 x402 来聚合多个 AI 模型服务,实现了按次付费的 USDC 微支付。AurraCloud(代币 $AURA,市值约 160 万美元)则专注于加密原生应用,允许开发者通过 Base 链上的 x402 协议实现 AI 货币化。

在基础设施层面,PayAI (PayAINetwork)(代币 $PAYAI,市值约 900 万美元)提供了包括 Solana 在内的多链 x402 支付支持。

x402 的愿景不止于数字服务。在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领域,peaq 作为一个专为物联网和现实世界资产设计的 L1,已宣布支持 x402。这揭示了 x402 的终极愿景——自动驾驶汽车自主支付充电费,工业机器人自主采购备件,一个真正的“万物经济”。
在数据服务层,Gloria AI(代币 $GLORIA,市值约 350 万美元)作为一个 AI 驱动的实时新闻平台,利用 x402 向其他代理按次付费出售数据流,这是对传统订阅模式的颠覆。

25 年前,HTTP 402 的诞生源于一个深刻的洞察:互联网需要一种原生的价值交换机制。它的沉寂,只因技术条件尚未 mature。
今天,Coinbase (x402)、Stripe (ACP)、Google (AP2) 和 PayPal (Kite) 等巨头,正从不同路径重新激活这个梦想。
x402 作为 Crypto-Native 阵营的先锋,其高明之处在于它精准的定位:它不与巨头在“存量电商”市场缠斗,而是为“增量 M2M 经济”打造了最高效的微支付方案。
它不仅是创造新支付工具,更是为即将到来的、由亿万自治代理构成的全球网络,铺设商业的血脉。如果说 LLM 为这个网络提供了“大脑”,那么这些协议就在竞争成为其流动的“血液”。
一个由代码和价值共同驱动的可编程经济(Programmable Economy)叙事,正在我们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