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析了由算法稳定币引发的DeFi系统性风险,揭示了稳定币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并探讨了稳定币未来发展方向。
原文标题:Stream Finance暴雷引发10亿美元资金外流,DeFi迎来史上最黑暗一周?
原文作者:柳叶惊鸿
原文来源: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s/44b9a75b-dea4-4259-a6f2-1125085cc100
转载:Daisy, 火星财经
2025年11月7日——加密市场尚未从10月11日的剧烈震荡中完全恢复,一场由稳定币引发的完美风暴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整个DeFi世界。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见证了收益型稳定币遭遇自2022年Terra/UST崩盘以来最猛烈的资金外流,总额高达10亿美元。这不仅仅是一次孤立的协议暴雷,而是一场揭示了现代DeFi生态系统深层结构性裂痕的连锁清算。
事件的引爆点是Stream Finance,一个曾经备受追捧的稳定币协议。然而,当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下时,我们才发现,任何风险都可以在DeFi这个精密复杂的乐高城堡中向下传染五六层,最终引发系统性的信任危机。
要理解这场危机的本质,我们必须首先认清稳定币领域存在的根本分歧。当前,稳定币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1.100%准备金稳定币:以USDT、USDC为代表,它们依赖于中心化机构的合规运营和强大的财务审计。其价值由现实世界中高流动性的资产(如现金、国债、商业票据)进行100%的准备金支持。这类稳定币提供了真正的“稳定”和刚性兑付的信心,但代价是牺牲了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
2.算法稳定币(广义):这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无论它是通过超额抵押借出,还是通过更复杂的合成机制生成,只要其核心抵押物是加密货币,其稳定机制就依赖于算法和链上合约。本次事件的主角xUSD和deUSD,便属于这一类别。
这场危机的爆发,正是第二类稳定币固有脆弱性的一次极端展示。
算法稳定币最大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它对作为抵押品的加密货币价格的依赖。在市场下行时,极易触发致命的**“死亡螺旋”**:
作为抵押物的加密资产(Base Asset)价格暴跌 → 稳定币因抵押不足而失去市场信心,票面价值下跌,导致脱锚 → 原本高达200%甚至300%的超额抵押率,在抵押物价格的自由落体面前被迅速侵蚀 → 协议被迫触发大规模的链上清算,将被清算的抵押品以市价抛售到市场 → 抛售行为进一步打压了抵押品的价格,引发了更多仓位的清算……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DeFi连环清算。一旦发生,对整个生态都将是致命打击。
这次,死亡螺旋的扳机被Stream Finance扣动了。
11月3日,Stream公告其链下基金经理造成9300万美元亏损,并冻结存取款。这则消息瞬间引爆了市场恐慌。其稳定币xUSD在数小时内脱锚,价格从1美元暴跌至0.11美元,超过5亿美元市值蒸发。
由于xUSD是Elixir Finance稳定币deUSD的核心抵押品之一,xUSD的崩溃直接导致deUSD的抵押物价值归零,引发了第二轮脱锚。
随后,危机蔓延至Morpho和Euler等主流借贷平台。大量以xUSD和deUSD作为抵押品的仓位瞬间变为坏账,存款池被掏空,利率变为极端负值,储户资金被冻结。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整个DeFi世界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投向了行业的基石——Compound。作为最大的头部借贷协议之一,Compound上也存在受波及的市场。如果Compound的清算机制被击穿,或者因坏账过大而陷入危机,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幸运的是,Compound团队迅速采取了行动,紧急关闭了部分受影响的市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避免了连环清算的进一步扩大。这一果断措施暂时稳住了局面,将一场可能吞噬整个DeFi的系统性灾难,勉强遏制在了可控范围内。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假如Compound也惨遭清算,那么其影响力将绝对远超2022年的UST崩盘,它将直接动摇DeFi世界赖以存在的根基。
这场危机之后,我们不仅要复盘技术层面的风险,更需要拷问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链上算法稳定币诞生的初衷,是否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
审视这些崩溃的协议,我们发现它们中的大多数,并非为真实的使用场景而服务。它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在DeFi世界里进行复杂的套利游戏。你几乎只在层层嵌套的“DeFi套娃”中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在真正需要稳定币的支付、交易或价值存储场合,它们却销声匿迹。
这些并不服务于支付场景,而是为投机和套利而生的“稳定币”,一直都是DeFi生态中潜藏的暗雷。它们构建了一个看似繁荣,实则脆弱的空中楼阁,一旦市场风吹草动,便会引发灾难性的崩塌。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我们真正需要的稳定币是什么样的?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稳定币赛道能够回归其最核心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未来的稳定币,应当是这样一个工具:它能够让全球更大范围的用户,特别是那些被传统金融体系排斥在外的数十亿人,无边界、无许可地使用。它应该致力于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保护个人资产免于恶性通胀的侵蚀,成为赋能个体的强大力量。
这十亿美元的惨痛教训,不仅仅是关于风险管理的警钟。它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呼吁整个行业从疯狂的“DeFi乐高”游戏中暂时抽身,重新审视我们的目标。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不仅在技术上更具韧性,更在理念上回归初心、为更广泛人类福祉服务的金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