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C 暴涨背后的隐秘叙事:“陈志和钱志敏们”的避风港迁移

OdailyNews
个人专栏
热度: 4811

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加密市场情绪低迷,BTC和ETH价格下跌,而隐私代币ZEC逆势上涨。文章探讨了两起涉及巨额BTC的案件,指出比特币的抗审查性和匿名性受到挑战,ZEC因此成为市场关注的隐私替代品。文章分析了ZEC的优势,包括流动性、隐私技术、合规性等,并讨论了其市场表现和未来潜力。

摘要由 Mars AI 生成
本摘要由 Mars AI 模型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还处于迭代更新阶段。
作者:Odaily星球日报 Wenser

 

美国政府停摆在万众瞩目中终于落幕,但市场情绪并未随之回暖。

加密市场不仅没有迎来预期中的“利空出尽”式反弹,反而继续被阴跌情绪主导:BTC 一度失守 9 万美元关口,ETH 一度跌破 2900 美元,“万币齐跌”几乎成为当下行情的注脚。唯独以 ZEC 为代表的隐私赛道,逆势走出一条极为亮眼的独立行情。

与此同时,两起牵动行业神经的“大案”同步发酵:“太子集团”话事人陈志持有的 12.7 万枚 BTC 遭美国政府没收; “蓝天格锐”非吸超 400 亿元的幕后人物钱志敏潜逃 7 年后落网,其账下超 6 万枚 BTC 资产同样悬而未决。

而两起事件的背后,则引发了多米诺骨牌般的效应——比特币的抗审查性与匿名性,正受到来自技术极客、原教旨主义者乃至神秘灰产巨鲸们前所未有的质疑。

当现实世界的威权力量与去中心化技术理念发生正面冲撞,结果并不浪漫,也让理想主义者陷入沉思:从 BTC 资产的最终归属来看,国家机器才是最后的赢家。

这也迫使加密行业重新面对一个老问题:如果 BTC 也难以承担“抗审查货币”的角色,那么隐私权和链上资产储存的下一代象征究竟会是谁?市场给出的答案或许已经浮现——在这个时间点逆势震荡上行的 ZEC,正在成为那个合适的“版本答案”。

ZEC 的大幅强势上涨或许并非庄家的控盘诡计,而是巨鲸真金白银的长线市场需求。这个结论,有着多重叙事和数据维度的支撑。

当威权政府的大手捏碎“抗审查货币”的幻想泡沫:BTC 不再是高贵的“避风港”资产

ZEC 的“隐私代币”信仰重铸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近期 2 大“BTC 巨额资产案件”透露出的隐藏信息:BTC 的抗审查性、匿名性正在遭到严峻考验。

先说涉案资金达 150 亿美元的“太子集团”话事人陈志一案。

此前,Odaily星球日报曾在《150 亿美元 BTC 易主:美司法部剿灭柬埔寨太子集团,摇身一变全球最大 BTC 巨鲸》一文中对该案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提到了具体的“BTC 收缴罚没过程”——

(此案中)司法与情报机构完整演示了一套针对链上资产的处置流程:链上定位 → 金融封锁 → 司法接管。这是一次将“链上追踪能力”与“传统司法权力”无缝衔接的实战闭环:
第一步:链上追踪——锁定“资金容器”。比特币的匿名性常被误解。事实上,其区块链是公开账本,每一笔转账都留有痕迹。陈志集团试图通过经典的“喷洒-漏斗”模式来洗钱:将主钱包的资金像喷壶洒水般分散至海量中间地址,经过短暂停留后,再如溪流汇入大江般重新聚合至少数核心地址。这种操作看似复杂,但在链上分析视角下,频繁的“分散-汇聚”行为反而会形成独特的图谱特征。调查机构(如 TRM Labs、Chainalysis)利用聚类算法,精准绘制出“资金回流地图”,最终证实:这些看似分散的地址,均指向同一个控制实体——太子集团。
第二步:金融制裁——切断“变现通道”。在锁定了链上资产后,美国当局随之启动双重金融制裁:财政部(OFAC)制裁:将陈志及相关实体列入名单,任何受美国管辖的机构不得与其交易。金融犯罪执法局(FinCEN)§311 条款:将关键实体列为“主要洗钱关注对象”,彻底切断其接入美元清算体系的路径。至此,这些比特币虽然在链上仍可被私钥控制,但其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兑换成美元的能力”已被冻结。

第三步:司法接管——完成“权属转移”。最终的没收并非依靠暴力破解私钥,而是执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如法院命令)直接接管了资产的“签名权”。这意味着执法人员成功获取了助记词、私钥或控制了硬件钱包等,从而能够像资产原主人一样,发起一笔有效的转账交易,将比特币转入政府控制的地址。不过,在陈志案中,美国政府具体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私钥,官方尚未公布完整细节,因此社区内也有依据此前 Lubian.com 被曝安全漏洞,猜测执法部门利用此漏洞破解私钥。当这笔交易被区块链网络确认的那一刻,“法律上的所有权”与“链上的控制权”便实现了统一。

这 127,271 枚 BTC 的归属权,在技术和法律双重意义上,正式从陈志转移至美国政府手中。这套组合拳清晰地昭示:在国家权力面前,“链上资产不可剥夺”并非绝对。

图片

150 亿美元 BTC 资产转移流程

此事随后也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LuBian 矿池遭黑客攻击被窃取巨额比特币事件技术溯源分析报告》得到了详细的进一步解释说明,这起“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虚拟资产没收行动”实际上是一起“典型的国家级黑客组织操盘的‘黑吃黑’事件”。在如同黑暗森林一般的加密世界,不仅仅有 Lazarus Group 这样的“朝鲜国家队”,作为“链上特种兵”的“美国队”也在暗中静静潜伏。

相较于在东南亚步步为营的“太子集团”话事人陈志,涉及 6 万枚 BTC 洗钱案的主人公钱志敏的经历则更为传奇曲折。

据财新网报道,其最早于 2012 年首次知道比特币,“其雄心壮志是有朝一日持有 21 万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总量的 1%”。而她几乎达到了这个目标:在 2014 年 6 月到 2017 年 6 月,3 年时间内,钱志敏指使其“前台人物”先后买入 194951 枚 BTC,买入均价仅为 2815 元/枚(统计口径未知)。而在她于今年 11 月在英国判刑之日,比特币单价已膨胀 266 倍至 75 万元/枚。

钱志敏在 2018 年 5 月至 7 月间写就的日记显示,她为 2018 年至 2023 年制订了一份“六年规划”,核心目标是“45 岁退休”“重建数字帝国”。她要求自己“至少保留三套身份”,包括圣基茨和尼维斯以及“两个欧洲国家(至少有一个不为他人所知,但可以在欧洲自由旅行)”,同时在欧洲配置两处长期租赁的“避风港”。

为支撑上述安排,她把几乎所有大额支出都锚定在比特币上。日记中写道,2018 年按“每枚约 6800 美元”测算,计划卖出至少 4000 枚比特币,用于移民、购房和组建团队;2019 年假设价格升至“8200 美元”,再卖出不超过 1500 枚;到 2020 年,她进一步把预算价格抬高到“9500 美元”’,预留约 1750 枚用于投资交易所和打点各路“人际关系”。 她在日记里押注,进入 2021 年后,币价将长期停留在每枚 4 万至 5.5 万美元,以此为前提规划“数字银行”“家族基金”和自建王国等宏大项目。

图片

钱志敏案节点说明图

2016 年下半年至 2017 年,钱志敏将逾 7 万枚比特币存入一台笔记本电脑的钱包中,(Odaily星球日报注:另外超 12 万枚 BTC 信息暂未得到进一步披露。英国警方查获的日记中记录,钱志敏曾写到“丢失了 20008 枚 BTC”),结合其在英国期间“周转、转移和兑换”的比特币总量在 18833 枚以上的信息,最终英国警方查获的 BTC 数量在 6.1 万枚左右,另有价值 6700 万英镑的 BTC 和 XRP 代币。

而钱志敏最终落网的关键,则是英国警方通过洗钱调查监控到的可疑钱包地址以及结合币安 KYC 信息暴露出的钱志敏手下“Seng Hok Ling”(音译:林成福)等链上、链下行为轨迹等信息。2024 年 4 月,钱志敏在英国约克郡的一处 Airbnb 公寓中在睡梦中被抓获。

这也再次说明,资产可以依托于数字世界的区块链存在,但人类终究无法脱离物理世界的躯壳生存,而链下空间正处于威权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

图片

想象 VS 现实

这两起合计涉案超过 18 万枚 BTC 的事件,也让市场重新审视比特币在“抗审查性”“匿名性”等叙事上的现实边界。当然,实际上随着 BTC ETF 的落地、机构资金的深度参与,以及监管体系对加密资产透明度的进一步要求,比特币早期以匿名性和抗审查为核心的叙事早已逐渐淡出主流舞台。

而高举“POW 隐私代币”大旗的 ZEC 则成了众多比特币 OG、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技术极客们心目中“新的迦南圣地”。

隐私性 BTC 已死,隐私币 ZEC 当立:市场重新定价“新型避风港资产”

如果说 ZEC 的“二次回春”在从 60 美元到超 100 美元的上涨初期还依赖 Naval、0xmert、Arthur Hayes、Ansem 等加密大佬们的明牌站台,在接连迈过 200 美元、400 美元、700 美元大关之后,其市场买盘早已从短期炒作热钱转移到了比特币 OG 巨鲸、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等拥有真实隐私需求的持币者群体之上。

图片

ZEC 近一个月价格走势

具体而言,以“隐私代币”为主打概念的 ZEC 具备以下优势:

其一,是其基于主流 CEX 而获得的充足流动性。据 Coingecko 网站信息,截至撰稿时,ZEC 过去 24 小时交易量超 22.6 亿美元,其中,币安、Coinbase 24 小时交易量分列前 2 名,前者成交量占比超 33%;后者交易量占比近 11%。在流动性紧缺的当下市场,如此独特的“CEX 生态位”为 ZEC 吸引资金进入以及实现逆势上涨提供了足够大的舞台。

图片

其二,是基于其差异化的“匿名性隐私池”(Shielded pool)的真实市场需求。数据显示,Zcash(ZEC)的隐私池(Shielded Supply)代币总量于 11 月 3 日一度接近 500 万枚;截至撰稿时,该数据仍保持在 482 万枚以上,约占流通总量的 30%;链上 24 小时内交易笔数超 2.6 万笔;24 小时内屏蔽交易笔数超 2200 笔。由此可见,ZEC 的真实采用数据极为稳定且活跃。

图片

其三,是其相对稳定的代币流通量及相对其他主流代币的较小市值。据 Coingecko 数据,ZEC 总流通量为近 1640 万枚,总体市值为 110 亿美元左右,排名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第 16 位;刨除 USDT、USDC、stETH、wstETH、WBTC 等稳定币、封装代币之后,市值排名在第 11 位,相较其他动辄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市值的主流币上涨空间较大。

图片

其四,是其合规性更为完善、面临的监管层面压力较小。不同于争议较大、曾经官司缠身的 XMR、DASH 等隐私代币,作为主流隐私 POW 代币,ZEC 生态与监管机构并无直接冲突,其 POW 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其抗审查能力更强。结合此前 ZEC 开发组织 Electric Coin Co. (ECC) 发布的 2025 年第四季度路线图来看,ZEC 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此外,相较 XMR,ZEC 可选的隐私模式为机构采用提供了保持合规和报告的空间,也使 ZEC 成为监管机构可接受的资产。

其五,则是 ZEC 的老牌生态位及颇具极客属性、技术氛围的社区优势。作为 ZK-Rollup 技术的源头圣地,ZEC 社区成员包含众多技术大佬、加密 OG、知名天使投资人,其中甚至包括至今仍高度活跃的加密 KOL Cobie(据其本人自述自 2016 年就已持有 ZEC)、Gemini 联合创始人 Tyler Winklevoss(其于 2021 年就曾发文称 ZEC 是“最被低估的加密货币”)等人。

综合以上 5 大优势来看,ZEC 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多 BTC 持仓巨鲸、原教旨主义者、抗审查资产拥趸们进行“敏感资产迁移”的首选标的。这一点,从多重数据也可以得到佐证。

交易维度剖析 ZEC 市场表现:从真实采用驱动到市场主流焦点

在此前的《买入ZEC为砸盘BTC?隐私币暴涨背后的4大行业真相》(https://www.odaily.news/zh-CN/post/5207240)一文中,我们曾对隐私代币赛道回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而 ZEC 在本月的上涨过程中的数据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其主要的上涨驱动力在于市场情绪与真实采用的共同作用,而非野庄拉盘造势。

ZEC 成合约集中持仓标的:24小时交易量仅次于BTC、ETH

据 Coinglass 数据,过去24小时 ZEC 全网爆仓金额超 7288 万美元,其中空单爆仓超 6930 万美元,该币种 24 小时爆仓量仅次于 ETH、BTC。

图片

ZEC 成“合约爆仓榜单探花”

此外,近期 ZEC 合约成交额及持仓量也始终保持在高位:截至撰稿时,24 小时成交额超 66 亿美元;24 小时持仓量超 12 亿美元。

图片

ZEC 合约数据遥遥领先

现货方面,ZEC 在主流 CEX 的交易也始终保持在净流入状态:自 10 月 1 日起至今的 50 天内,ZEC 现货单日净流出时间仅为 15 天;30 天内,ZEC 现货净流入约 3.16 亿美元;50 天内,ZEC 现货净流入约 4.19 亿美元。24 小时内,ZEC 在币安的现货交易量超 7.2 亿美元,24 小时涨幅超 21%;在 Coinbase 现货交易量超 2.3 亿美元,24 小时涨幅超 17%。

图片

ZEC 现货流入流出数据统计图

图片

ZEC 现货成交热力图及 30 天交易数据

ZEC 价格变化背后:从 BTC 对交易放量到市场群起追捧

除去整体交易量角度,从 BTC 交易对交易量层面,我们也能看出 ZEC 经历的 2 大阶段:

其一,在 11 月 7 日以前,BTC 交易量整体呈逐级上涨态势,在当天 ZEC 价格突破 700 的年内新高之后,BTC 交易对交易量一度突破 110 枚,此时 ZEC 的整体买盘中,用 BTC 买入卖出 ZEC 的交易仍然不少;

其二,在 11 月 7 日以后,ZEC 成为下跌市场中为数不多的热点标的,叠加此前“陈志案”、“钱志敏案”以及 BTC ETF 净流出等事件影响,市场注意力逐步转移至众人追捧的阶段。

图片

ZEC/BTC 交易对 K 线走势

回看 ZEC 经历了 10 月的缓慢拉升后的阶段,时间进入 11 月,ZEC 的上涨曲线无疑更为陡峭,这既受到了市场大盘的连带影响,也凸显了 ZEC 仍然具备真实使用场景与较大资金容量等客观优势。

尤其是在 11 月第一个星期过后,在经历了一系列新闻事件的集中曝光之后,BTC 的隐私属性、抗审查属性遭到市场的进一步质疑;反之,ZEC 的“隐私币属性”再次得到加密市场的高度认可。

11 月第二周,X 平台上关于“BTC no longer private” 的讨论甚嚣尘上。11 月 14 日,Delphi Digital 团队成员 Simon 发布的一篇长文总结式地为“ZEC接棒 BTC 成为一种带有隐私性和自决权的价值储存载体”进行了盖棺定论。

由此,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发展,身处行业震荡下行趋势中,ZEC 正式成为当下行业主流叙事,不少此前曾在 300 美元、400 美元清仓 ZEC 的交易员再次大举买入,出现了第一波的“群体共识性买盘”。此时的盘面特征主要表现为:

  • ZEC 日均涨幅多次保持在 20–30%,进入 CEX 涨幅榜单前列;
  • 多位加密 OG 明确表示“BTC 隐私性已死,ZEC 才是隐私代币正统所在”,其中也包括 BitMEX 联创 Arthur Hayes,11 月 7 日,其就高调表示,ZEC 现已成为其家族办公室基金 Maelstrom Fund 投资组合中的第二大流动性持仓,仅次于 BTC;11 月 16 日,其甚至开始发起“表情包制作社区活动”以继续提示 ZEC 生态活跃度,称“最想要的圣诞礼物就是 ZEC”。
  • XMR、DASH 等隐私板块代币同步小幅度跟涨;
  • 币安、Coinbase 及 OKX 等 CEX 订单簿出现一系列自然买单。

就连 Google Trends 上的 “Zcash” 、“ZEC” 搜索量也一度出现 200%–300% 的数据激增;更为重要的是,ZEC 的市场刚需、情绪热点以及活跃交易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前文提及的 Gemini 联创 Tyler Winklevoss 就拿出了真金白银贡献了不少买盘。

ZEC 财库公司建立:目标为买入至少 5% 的代币

11 月 12 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Leap Therapeutics 宣布以每枚代币 245 美元的平均价格购买 203,775.27 枚 ZEC 代币并宣布转型为 ZEC 财库公司已更名为 Cypherpunk Technologies Inc.,此外该公司还宣布获得 Winklevoss Capital 领投的 5888 万美元私募融资。

11 月 18 日,Cypherpunk Technologies Inc.(Nasdaq: CYPH)宣布,公司再次斥资 1800 万美元购入 29,869.29 枚 ZEC(Zcash),平均购买价格为 602.63 美元。加上此前以 5000 万美元购买的 ZEC,Cypherpunk 的 ZEC 总持有量已达到 233,644.56 枚,平均持仓成本为 291.04 美元。

此次收购使公司在 Zcash 网络中的总拥有比例达到 1.43%。Cypherpunk 专注于隐私和自决权(self-sovereignty),认为 Zcash 是“数字隐私的资产形式”,是应对 Bitcoin 透明性及其金融基础设施的对冲工具,尤其是在 AI 丰富的未来。此前,公司刚刚任命了 Winklevoss Capital 负责人 Will McEvoy 为首席投资官(CIO)兼董事会成员,Winklevoss Capital 曾牵头对该公司进行了 5888 万美元的私募。该公司的目标是最终持有至少 5% 的 ZEC 总供应量,持续推进其以 Zcash 为核心的数字资产金库战略。

ZEC 能否成为继 BTC 之后又一获得华尔街资本机构及加密资本们大力买入的加密标的,随着 ZEC 的价值不断得到发现,或许将得到广泛关注。

结语:ZEC 是“BTC 隐私保险”?或许远不止于此

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投资者追高买入 ZEC,我们所呈现的是基于公开数据、市场结构与需求的客观分析——从更长周期来看,ZEC 的长期趋势表现或许仍具延续空间。

在《为什么纳瓦尔说:Zcash 是针对比特币隐私的保险?》(https://www.odaily.news/zh-CN/post/5207299)一文中,IOSG Ventures 的 Max Wong 对 ZEC 上涨及背后技术原理机制进行了详细说明,而其核心观点,正是硅谷知名投资人 Naval 第一次“站台”ZEC 所说的那句话“比特币是针对法币的保险;Zcash(ZEC)是针对比特币的保险。”

如今,除了可与 BTC 兑换、补位其隐私缺口外,ZEC 在部分市场参与者眼中,正逐渐承担起“接棒比特币的抗审查资产”这一新的叙事期许。

在 21 世纪走向四分之一节点的当下,自由的价值或许不再仅以被合规化推动、被机构深度参与的 BTC 为参照,而更可能由那些仍聚焦隐私与主权的技术方案来重新定义。在此视角下,ZEC 的回归,像是一种重新点燃市场讨论的“主权信号”。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本内容旨在传递行业动态,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关键字:隐私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