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X王座之争:Curve 还是Uniswap

darkforest热度: 37306

我至今不明白GELATO是怎么能做到50倍杠杆不爆仓的,是不是不爆,时候未到?还是?

原文作者:darkforest

原文来源:Mirror

最近几天,curve与uniswap谁是defi之王的争论愈发热烈,各国友人们都各抒己见,你来我往,争论的不亦乐乎。然而随着讨论的越发深入,各种概念和逻辑满天飞,搞得我也是晕头转向的。我就稍微梳理一下各方观点,然后简单一点,从一个终局思维谈一下我的看法。

争论的起因是 @DeFi_Made_Here 这位老兄谈到一个数字,28.01%,这是curve 将在2023年 $crv 代币的增发量,一看确实是不少啊,有点吓人。这哥们的担心也很在理,一方面,如果这么大量的新发代币没有人质押,那可能就要不停的被挖提卖了, $crv 价格肯定会被砸的很惨。另一方面,如果有很多crv质押为veCRV,那么在相同交易量和贿赂费用的前提下,每个veCRV持有者的收益都将被大幅稀释。想想真是左右为难啊,这位老兄也出了个主意,赶紧上线 $crvusd 吧,一下能拉动交易量,让大家看到curve的价值,还说只要能撑到2024年,$CRV 增发量下降很多,这时币价就能撑住了。

在我看来,说得很好,客观公正,判断的依据都是现实的数据,目前市场是不是走出了熊市谁也不好说,curve交易量能不能在23年上去也确实是个问题。

curve

接下来一位大拿 @DeFi_Cheetah 看到了有人说curve的坏话不高兴了,祭出了uniswap V3的两大软肋,1. 你uniswap V3失去了代币的定价权;2.你的盈利能力,这两条也确实直指死穴。

第一条失去定价权我是很有体会的,不管是$LUNA 的轰然倒地, $usdt 的FUD,还是 $stETH的脱钩,每一次市场剧烈波动之时,uniswap基本就废了,因为V3将流动性集中到了很窄的一段区间之内,出了这段区间流动性基本干涸,这时每个关注这个市场的人都只会去看curve,V3的主动性管理根本跟不上市场的变化节奏,况且这种时候,GAS也高的惊人,普通人无力去主动管理。

curve

由第一条缺乏定价权引发的一个后果就是流动性提供者(LP)被套利机器人攻击,这位大拿提供了一个数字还真是让我触目惊心,每天V3 交易量的43%是由MEV bots参与的,这被视为有毒的交易流,让LP每天不停的失血流失资金。

curve

具体算的对不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详细看看这篇推:

curve

更狠的一刀是说了这么一句话:A business with no profits is never a good business, no matter how great the revenue seems to be。

杀人诛心啊!

话说uniswap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有削减LP费用的想法,但是大拿说了,不是uni不想做,而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

V3上70%的交易量都是由算法驱动的,前端用户占比只有15%,根本没有什么用户粘性一说,削减LP费用带来的是一种死亡螺旋。

LPs less incentivised -> less TVL & liquidity -> higher slippage & worse execution price -> lower vol -> lower LP fees & LPs less incentivised

大拿最后还提到了uniswap v3 TVL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杠杆放大的,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当年MAKERDAO通过GELATO协议的V3主动管理,可以将 DAI/USDC LP放大50倍,看的我是颇为眼馋啊,那家伙,稳定币交易对,APY高的吓人。

但市场的力量就是那么强大,再高的利率也会给你拉回现实的引力场,只不过这次是双赢的,MAKERDAO迅速扩张了DAI的稳定币市占率,uniswap V3增大了稳定币TVL,滑点又极低,侵入到了curve的传统领地。

我至今不明白GELATO是怎么能做到50倍杠杆不爆仓的,是不是不爆,时候未到?还是?总之,我还是有点怕怕的,敬而远之了。

@0xJamesXXX 小哥为上面这个推做了中文翻译,很赞!

看到有人对uniswap展开攻势,@WinterSoldierxz 这位爷又展开了精彩的反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我下回分解。

责编:Lynn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及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