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开关即将激活?UNI单飞狂飙40%,DeFi圈都在传这份重磅提案

White55,火星财经
媒体专栏
热度: 4129

Uniswap提出'UNIfication'治理提案,计划激活协议费用开关并销毁1亿枚UNI代币,同时用协议收入持续回购销毁UNI,旨在增强代币稀缺性和价值支撑。

摘要由 Mars AI 生成
本摘要由 Mars AI 模型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还处于迭代更新阶段。

撰文:White55,火星财经

 governance

Uniswap Labs和Uniswap基金会本周一提交的“UNIfication”治理提案,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DeFi世界激起层层涟漪。根据该提案,Uniswap将启动协议费用开关并实施代币销毁机制,包括直接销毁财政库中现有的1亿枚UNI代币(约占流通供应量的16%),同时将协议收入用于持续回购销毁UNI。 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迅速而激烈。

 governanceCoingecko数据显示,UNI代币价格在24小时内暴涨37.9%,截至发稿时报9.01美元,市值突破60亿美元,成为当前市值排名第34的加密货币。这一暴涨使得UNI成为当日表现最亮眼的主流加密资产之一。


提案精髓:多管齐下的代币经济改革

“UNIfication”提案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重塑UNI代币经济模型,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代币供应量来增强其稀缺性与价值支撑。这一战略转变标志着Uniswap从单纯追求流动性与交易量,转向构建可持续的价值捕获机制。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Uniswap财政库中沉睡资产的激活——直接销毁1亿枚UNI代币。这些代币本应在代币发行时启动费用开关后就被销毁,如今终于被提上日程。这一举措将立即减少代币的总供应量,从根本上改善UNI的供需动态。 

提案还计划利用Uniswap去中心化交易所和Unichain排序器赚取的协议费用来持续销毁UNI。值得注意的是,Unichain作为Uniswap的以太坊第二层解决方案,自九个月前推出以来已产生750万美元的年化费用,这些费用未来将流向相同的UNI销毁机制。 与此同时,提案将阻止Uniswap Labs通过界面、钱包和API赚取费用。据公开数据,其以太坊前端已累计赚取1.37亿美元,这一转变显示了项目方致力于将价值回归协议与代币持有者的决心。


费用开关:从治理权到价值分配的进化之路

费用开关的讨论在Uniswap社区早已持续多年。Uniswap V3于2021年5月上线,但“费用开关”一直未激活。在Uniswap中,交易费用设置为0.3%,所有费用均按比例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一旦激活费用开关,0.3%交易费中的1/6(即0.05%)将流向协议的DAO金库。 

回顾历史,UNI代币在诞生之初就与其他DEX治理代币不同,其定位最初只是作为工具来应对Sushiswap的吸血鬼攻击对Uniswap的市场份额挤占压力。作为备受关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考虑到不稳定的监管情况,UNI在赋能上一直保持谨慎态度。 

这一谨慎态度导致了UNI持有者对治理投票参与度的逐渐降低。截至2024年2月1日,不到10%的流通UNI用于对给定提案进行投票,投票权排名前30的代表中有14人没有对过去10项提案投过票。缺乏经济激励的治理模式显然难以持续激发社区参与热情。 2024年2月,Uniswap基金会治理负责人Erin Koen曾提出一项升级协议治理的提案,建议奖励质押和委托代币的UNI持有者。该提案使UNI从7美元左右迅速上涨超65%,突破12美元,但当时的提案并未像本次这样具体明确销毁机制。


法律合规:DUNA框架为费用开关铺平道路

2025年8月,Uniswap基金会发布了一项关键提案,计划将Uniswap Governance注册为怀俄明州的去中心化非法人非营利协会,并将其实体命名为“DUNI”。这一合规动作为本次费用开关的激活提供了法律基础。 

DUNA框架的核心特征是非营利性质,意味着尽管DUNA被允许从事营利性活动,但全部利润必须用于非营利目的,不得向成员或持币者分配利润或股息。这解释了为何本次提案选择将协议费用用于销毁代币而非直接分红的设计。 

DUNA为DAO成员和持币者提供有限责任保护,豁免相关人员承担DAO的义务、债务或法律责任,有效规避了未注册DAO被视作普通合伙企业而导致成员连带无限责任的风险。这种法律保护对于应对监管不确定性至关重要。 DUNI的建立使Uniswap能执行链下操作,如签署合同、持有资产、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并履行潜在的监管和纳税责任。

对于一个DeFi协议而言,搭建法律实体是其与传统商业世界接轨的关键环节,也为协议费用的合法收取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


价值重构:从“治理代币”到“现金流资产”的蜕变

Uniswap作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领军者,自2018年11月推出以来累计交易量已达约4万亿美元。

然而,与其创造巨大价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UNI代币长期以来缺乏价值捕获机制。 本次提案通过前,UNI被市场普遍视为“纯治理币”,Uniswap协议的巨额手续费与UNI持有者无关。

这种情况在DeFi领域并不罕见,许多协议代币仅赋予持有者治理权,而无法分享协议增长带来的经济收益。 2025年初,随着二级市场流动性紧缩,市场开始重新给“可验证现金流”定价。实用性代币将链上收入、代币价值和治理权三位一体,成为穿越周期的稀缺资产。Uniswap、Aave、Pendle、Hyperliquid等拥有真实、可审计协议现金流的“实用型代币”逆流而上,价格与链上收入双双抬升。 

据Token Terminal数据显示,Uniswap收到的年化协议费用超过6.26亿美元。如果“UNIfication”提案获得通过,仅按当前交易量计算,每年可能产生数千万美元用于代币销毁的资金流。而且随着协议各版本年化收入有望超20亿美元,这一数字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挑战与平衡:费用开关的双刃剑效应

尽管费用开关的激活为UNI持有者带来了期待已久的价值捕获机制,但这一转变也面临潜在挑战与平衡艺术。最大的担忧在于流动性提供者可能的反应。 

当前,Uniswap将交易费用设置为0.3%,所有费用均按比例分配给流动性提供者。激活费用机制后,0.05%的费用将不再流向LP,而是由协议的DAO金库收取。

交易者支付的费用不会增加,但LP获得的收益会相应减少。 这一变化可能触发所谓的“负向飞轮效应”:收费降低LP收益→LP撤回流动性→滑点增大→交易量下滑→LP收益进一步下降。流动性是DEX的核心竞争力,任何可能削弱流动性的改动都需要极为谨慎。 

Gauntlet的报告曾提示过这一风险,强调虽然激活费用开关会立即增加收入,但也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破坏协议的关键优势——深厚的流动性和具有竞争力的定价。

这意味着Uniswap DAO在激活费用后需紧密监测数据,避免达到“收益衰减点”。 提案设计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风险,因此同时提出了构建协议费用折扣拍卖系统以提高流动性提供者回报的配套措施。这种平衡各方利益的设计思维,显示了Uniswap团队在经过多年深思熟虑后的成熟方案。


行业影响:DeFi代币赋能时代的开启

Uniswap此次大胆提议可能为整个DeFi行业树立新标杆。纵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发展历程,价值捕获机制一直是治理代币设计的核心难题。

 竞争对手Sushiswap早已设立回购治理代币机制,而Uniswap虽然贵为DEX龙头,在代币经济模型上却相对保守。2020年11月,当Uniswap流动性挖矿池即将关闭时,社区成员就曾呼吁引入回购销毁、分红等模式,甚至提出增加期货和期权业务。 

本次提案通过将协议费用用于回购销毁UNI,实质上创造了类似于传统金融中股票回购的价值提升机制。如果这一模式被证明成功,很可能引发其他DeFi协议跟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具可持续性的代币经济模型演进。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代表了DeFi项目从单纯追求“总锁定价值”等数量指标,向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转变。只有当协议能够为其代币持有者创造真实经济价值时,去中心化金融才能真正与传统金融体系竞争。


未来展望:Uniswap协议的下一个时代

Uniswap基金会将UNIfication称为该协议的“下一个时代”,并表示将继续优先支持协议的开发和增长。基金会计划设立增长预算,其中包括分发2000万个UNI代币,以资助行业建设者每季度进一步发展协议和生态系统。 除了经济机制改革,提案还计划将非营利性的Uniswap基金会并入负责开发协议和Unichain L2的Labs。这一组织结构优化有望提高决策效率,加速协议迭代升级。 

从技术发展轨迹看,Uniswap也在不断扩展其多链布局。今年10月,Uniswap网络应用已支持Solana,用户可以直接连接Solana钱包并交换Solana代币,同时支持以太坊和其他13多个网络。

跨链交易能力的提升为协议捕获更广泛用户群和价值流奠定基础。 随着“UNIfication”提案的推进,Uniswap有望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代币化价值默认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地位。如果提案获得社区通过,UNI将完成从治理工具到价值资产的蜕变,为去中心化金融的代币经济模型设计提供重要范例。

UNI价格近期的强势表现只是市场对提案的即时反应,而提案的真正落实还需经过社区投票批准。假设链上投票成功,社区将可以选择收取费用,Gauntlet正在准备一项拟议的推出流程,并将在论坛上发布。只有在完成该单独的治理流程后,才会开始根据提案中采用的合约收取和分配费用。

 Uniswap的未来路径已经绘就:通过费用开关与代币销毁,将部分价值从流动性提供者重新分配给UNI持有者;通过法律结构创新,在合规框架下实现这一转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生态系统建设,确保协议在快速演进的DeF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这一平衡各方利益的前瞻性规划,或许正是市场对其报以热烈反响的深层原因。


声明:本文为入驻“MarsBit 专栏”作者作品,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本内容旨在传递行业动态,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