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休战协议缓解市场不确定性,刺激股市上涨但导致比特币短期回调,形成“股币背离”现象。比特币技术面在10万美元附近面临关键阻力与清算风险,同时受宏观变量如CPI数据和美元指数影响。机构资金流入与巨鲸撤退呈现市场情绪分化,长期来看,比特币正从“数字黄金”向“跨国价值传输协议”演进。
撰文:Lawrence
北京时间5月12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的关税休战协议,为持续数年的贸易摩擦按下“暂停键”。协议内容包括暂停24%的互征关税90天,保留10%基础税率,并建立第三国协商机制。这一进展直接刺激标普500指数期货跳涨3%,纳斯达克收涨4.35%。但比特币却在触及105,720美元后意外回落至最低100700美金,形成“股币背离”的罕见格局,截至发稿BTC已回升至102600美金。
数据透视:
比特币/美元(橙色)对比标准普尔 500 指数期货(红色)和黄金(蓝色)。资料来源:TradingView
5月12日,比特币短暂突破105,800美元后迅速回落至101,400美元,1小时K线图显示价格跌破上升通道下沿。
比特币 Alpha 价格水平。资料来源:X.com
Alphractal首席执行官Joao Wedson指出,106,000美元附近存在“Alpha价格”阻力区,长期持有者可能在此位置触发获利了结。
关键风险指标:
5月13日公布的美国4月CPI数据成为市场焦点。此前3月CPI录得2.4%(低于预期的2.5%),若4月数据延续下行趋势,可能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利好风险资产;反之,若通胀反弹,美元指数(DXY)或突破30日高点,对比特币形成压制。
关联性逻辑:
黄金/美元(左)vs 美元指数(右)。来源:TradingView
链上数据显示,持仓超1万BTC的地址数减少12个,交易所储备量下降1.8%,暗示部分大户选择获利了结。
然而,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在5月1-9日净流入20亿美元,机构资金仍呈现“越涨越买”态势。
结构性矛盾解析:
情景一(乐观):
若CPI数据低于预期,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比特币或快速修复至10.5万美元上方,并冲击12万关口。机构增持与ETF流入将构筑“护城河”,使跌破10万美元的概率低于20%。
情景二(谨慎):
若CPI反弹引发美元走强,BTC可能下探9.7-9.9万美元支撑位。但MicroStrategy的210亿美元增资额度为其提供“弹药”,长期持有者抛压有限,回调后或进入9-11万美元箱体震荡。
比特币的短期波动,本质是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定价权拉锯。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杠杆风险与政策变量,但更应关注其底层逻辑的演进:当关税壁垒与区块链技术碰撞,比特币正从“数字黄金”进化为“跨国价值传输协议”。
比特币的真正胜利,不在于击败法币,而在于证明人类需要多元化的价值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