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APP
其它方式登录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CRP-1《加密资产分类》征求意见稿,旨在建立兼顾创新与风险防控的监管体系,明确加密资产定义、分类及金融机构监管要求,与国际标准BCBS接轨。
香港金管局发布CRP-1《加密资产分类》征求意见稿,明确加密资产定义和监管范围,采取风险分级管理,与国际标准BCBS接轨,旨在平衡创新与风险防控。
贝莱德CEO Larry Fink分享公司发展历程,强调风险技术为核心文化,探讨AI与资产代币化趋势,并转变对比特币的认知,从批判到认可其作为对冲工具的价值。
美国数字资产监管进展推动以太坊表现优异,稳定币和DeFi应用受关注;比特币需求受美联储独立性压力影响;DAT市场供需趋于平衡。
本期播客中,VanEck数字资产研究负责人Mattew Sigel分享了他管理的NODE ETF(收益率28-30%)的投资策略,采用多元化“杠铃式”组合,涵盖交易商、基础设施及金融科技公司。他分析了比特币挖矿潜力股(如TEPCO)、杠杆风险及SEC质押新规对以太坊等的影响,认为比特币四年周期将持续但更温和,并讨论了市场顶部指标(如资金费率)和监管动态(如稳定币机会)。
区块链作为可编程、开放的全球结算层,正加速融入传统金融体系。其技术成熟度与监管明晰化推动银行、资管和金融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核心应用包括代币化存款、实时结算和抵押品管理。金融机构面临私有链与公有链的选型抉择,需平衡隐私合规与生态可组合性。稳定币和RWA代币化成为增长焦点,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效率提升与新商业模式。该技术正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重构金融基础设施的同时创造新价值网络。
美国白宫发布《加强美国在数字金融技术领域的领导力》报告,提出100多项立法建议,旨在确保美国在数字资产和区块链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报告涵盖数字资产分类、稳定币监管、税收政策等关键议题,强调保护消费者、促进创新并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建议国会立法明确监管框架,禁止央行数字货币(CBDC),并推动私营部门在支付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近年来,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呈现复杂性与多样性,各国根据自身经济与法律体系制定不同政策。从欧盟的统一监管框架MiCA到中国大陆的全面禁止,再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积极拥抱创新,各国在平衡创新与风险间展开博弈。尽管反洗钱等领域趋同,但法律定性和监管方式差异显著,全球协调与技术适应仍面临挑战。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提出「LEAP」框架,聚焦优化法律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合作,并培养数字资产专业人才。政策涵盖稳定币监管、代币化政府债券常规化、税务优惠及技术支持,旨在强化香港作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地位。
德克萨斯州州长Greg Abbott签署SB 21法案,设立全美首个由公共资金支持的州级比特币储备基金,拨款1000万美元用于购买比特币,并由州主计长管理。该储备旨在对抗通胀、增强财政韧性,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托管机构。法案还确保储备资金独立于州财政,避免被挪作他用。
德克萨斯州通过两项法案,开启州级比特币积累战略:一方面动用公共资金购买比特币,建立独立储备基金;另一方面授权执法机构没收涉案加密资产并长期锁定。这种双轨策略旨在强化比特币稀缺性,吸引顶级加密产业,并通过能源与挖矿的深度绑定,为州级数字资产监管树立范本。
新加坡作为全球加密资产和 Web3 创业的热门地,因宽松政策吸引大量项目落地,但也引发监管漏洞和行业乱象。2024 年起,MAS发布细化新规,要求向海外客户提供服务的主体持牌经营,并计划于2025年正式实施。新规旨在淘汰不合规机构,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加密服务商提出更高合规要求,促使其调整策略或迁移至其他地区。
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以积极的加密货币政策吸引年轻选民和中产阶级支持。他提出将韩国打造为数字资产中心,推动虚拟资产立法、稳定币发行、机构投资及税收改革,降低交易壁垒,培育加密产业。这标志着韩国加密政策方向的重大转变,备受市场关注。
2024年韩国总统尹锡悦因宪政危机被弹劾,李在明抓住机遇当选新总统。他提出以韩元稳定币、加密ETF和数字资产监管为核心的政策,推动加密货币合法化及制度化,试图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金融体系。然而,稳定币计划因Terra/Luna事件引发争议,但李在明的胜选标志着韩国加密行业进入政策驱动的新阶段。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使香港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法币稳定币全链条监管体系的地区。这一举措为香港虚拟资产行业提供了明确法律框架,巩固其数字资产中心地位,并促进金融创新与跨境支付发展。法案的通过不仅提升市场信心,还为中国内地提供了监管经验参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协同发展。未来,香港的稳定币市场将进一步成熟,增强其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的影响力。